大山里,来了一位种“仙草”的教授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大山里,来了一位种“仙草”的教授

头戴八角叶编制的斗笠帽,脖子上挂一条白毛巾,鞋上粘着泥土,脸晒得通红……初见宁波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教授、大堰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凌庆枝时,他正奔波在田间,和村民们一起收集灵芝孢子粉、采集灵芝子实体。

比起三尺讲台上文质彬彬的教授形象,他更像个普通的农民,可以说“土味”十足。但谈论起他,村民们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村里发展全靠他”“一点教授架子也没有”“天天蹲在地里”“和兄弟朋友一样”……“村里几乎人人都认识我,有叫我指导员、凌教授的,不知道我姓啥的,就直接喊我‘那个种灵芝的’。”凌庆枝笑呵呵地说道。

正是凌庆枝将灵芝引进大堰镇大堰村,并一手帮扶起大堰35亩规模的灵芝种植产业。

下沉到村,谋划产业“点石成金”

2021年8月,凌庆枝作为市派农指员正式来到大堰村开展驻村工作。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有着30年中医药研究经验的凌庆枝心中一动,想着或许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在大堰村发展中医药种植产业。

但种植什么中药呢?本着科研人员的严谨态度,在经过半年的前期调研后,凌庆枝摸透了大堰村的“家底”。“大堰镇的空气湿度比较大,适合喜阴湿的菌类植物生长,而灵芝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附加值很高,收益回报快。”凌庆枝分析道。此外,灵芝种植全程不施肥、不打药,对于大堰的土壤和水源不会产生污染。“而且大堰村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更注重精细化管理的灵芝种植基本没有重体力活,60岁以上的劳动力也能完成。可以说,灵芝种植和大堰村各方面的情况适配度都很高。”凌庆枝补充道。

事实证明,因地制宜、选对适合当地发展的“赛道”至关重要。去年,大堰村首年试种的2亩灵芝大获成功,共计收获灵芝孢子粉300多公斤、灵芝子实体150多公斤,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20余万元的收入。今年,村里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了5亩,预计将给村集体增加50余万元的经营性收入。来自龙泉市灵芝协会的专家来到大堰村参观考察时点赞道:“凌教授选了灵芝这个产业,就是带着村子走对了关键一步。”

图片

从零开始,脚沾泥土护仙草

引进种苗,勘探场地,寻找水源,搭建大棚,田间管理……为了确保灵芝试种成功,从前期准备工作到后期种植,每一项工作,凌庆枝都亲力亲为。

有着30年中医药研究经验的凌庆枝曾在实验室里多次研究灵芝培育,但在田里种灵芝,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村民眼中的“主心骨”、看似得心应手的凌庆枝笑称,其实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处于山区的大堰镇,降水丰沛,尤其是夏季,天气变幻无常。为了加强灵芝种植过程的科学管护,凌庆枝几乎天天守在地里。“每天一早,我到地里的时候凌教授已经就在了。像灌溉灵芝生长的山泉水,他整整找了两个月才找到合适的水源。”大堰村党支部副书记王绍法说,凌教授一心扑在灵芝种植上,村民们都看在眼里。

图片

帮到心上,完善布局产业链

“灵芝种好了,卖不出去怎么办?”“人工和成本投进去了,回报怎么样?”面对灵芝的销路问题,不少村民心存疑惑。

要建立起完整的产业,必须打通产销两端。在凌庆枝的推动下,大堰村与宁波华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由村里负责种植,严把关灵芝质量,而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为灵芝销路解决了后顾之忧。

“ 仙草爷爷!仙草爷爷!”到了周末,从宁波市区来到大堰镇的孩子们便围住凌庆枝,七嘴八舌地询问起灵芝生长情况。原来,大堰村还与童创大美(宁波)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组织了“我在大堰种灵芝”主题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以认养的方式见证灵芝生长过程、学习灵芝知识。负责给孩子们讲解灵芝知识的凌庆枝被亲切地称为“仙草爷爷”,而这也是大堰镇在“灵芝+”产业方面的重要探索。

从小试牛刀的2亩,到今年全镇范围种植达35亩,灵芝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一二三产业融合效应初现,发展蓝图日渐清晰。

图片

图片

心系“三农”,深情厚谊永相携

走进凌庆枝在大堰镇的住处,四四方方的房间内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桌上堆放了不少灵芝专业的书籍,极为简朴。在几乎没有娱乐活动的大山里,凌庆枝却并不觉得难熬,时时刻刻往田间地头跑,一心扑在灵芝产业上。尤其在灵芝关键生长期,为了节省往返时间,他几乎天天住在村里。

“他既像老师,又像老友。每隔几天都要来一次,事无巨细地指导我每个阶段要注意什么。在生活中,他就像个老朋友一样关怀备至。”王剑勇在湖边桥村试种了10亩灵芝,说起凌庆枝,他心里既崇敬又亲切,这也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

脚下沾泥,感情渐深,驻村的两年多时间,凌庆枝和大堰镇建立了深厚友谊。但今年年底,凌庆枝的农村指导员工作即将任满,已经60岁的他也即将退休。“能够为村民增收贡献一点力量,自己很开心也很满足。”凌庆枝说道,但他的心中也不无遗憾和留恋。“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灵芝产业才刚刚开了头、起了步,如果再给我三年时间,一定能做得更好。”望着绵延的灵芝基地,凌庆枝感慨道。

与此同时,王绍法正悄悄盘算着一个计划,待凌庆枝退休了,村里以集体出资的形式返聘他继续驻村指导。“希望到时候凌教授以村里指导员、老朋友的身份,和我们一起继续把灵芝事业红红火火地干下去。”王绍法说道。

图片

图片

来源:奉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