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的街道、斑驳的木门、泛黄的老街
但背后深藏着一段温情岁月
文旅君带你走进鄞州区东吴镇的天童老街
看看这条焕发新活力
“逆生长”的古街
一段千年的历史
在东吴镇,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全国佛教名刹天童禅寺,千百年来,人们进山朝拜或商贸往来,逐渐踏出了一条古道。这条古道位于天童溪南岸,东通北仑及象山港,西通小白、阿育王寺,也就是如今位于童一村和天童村的天童街,人们习惯称其为天童老街。
图源:阿拉宁波
天童老街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不足1500米的街上,就建有三祠(王、蔡、徐三家祠堂)、两亭(福善亭、南熏亭)、一庵(广济庵)、一庙(太白庙)和一堂(僧学堂),还有历经700年岁月但潭水依旧清澈的清水潭。
图源:宁波乡村旅游
自宋代起,天童老街就是远近闻名的街市,更是著名的“东乡十八街”之一。据《鄞县志》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天童老街太白庙一带,有“福源”百杂商店、“同和”南货糕饼店、咸货店、“万寿堂”中药铺等商肆数十家。
图源:宁波乡村旅游
2019年前,天童老街因缺乏系统保护,许多老建筑成了危房,借助天童片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迎来改造契机。
东吴镇一边深化与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校地合作,将年轻艺术力量沉淀到老街,一边邀请专业团队对样本点位进行升级改造,使老街不但保持了原有的形态与风貌,也打造了更多古朴雅致、禅意盎然的区域公共空间,氛围感浓郁。
图源:宁波乡村旅游
老街有古韵更有朝气
踏足老街,一阵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脚下,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上,若隐若现的青苔彰显着生命的力量;环顾四周,整条街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青砖灰瓦,层层叠叠,在苍翠山峦的映衬下,如同一位散发着古意的温婉女子,彰显优雅韵味。
1500米长的老街,咖啡馆、书店、汉服馆、木作社、小吃店……不少宝藏小馆藏匿在此;摄影达人、身穿汉服的小姑娘、在弄堂口话家常的村民……种种景象让老街焕发新生。
一间书店,让整条街文艺起来。“山外”是一家充满文艺气息的新华书店,满墙的图书,木质古朴的装修,刚一开业,这里就成了“网红打卡点”。逛书店年轻人居多,有人特地跑过来拍照打卡,书店还会不定期开展活动。书店的生意好,连带着周边居民家门口的生意也好了起来,棒冰批发、小卖部、小吃摊……这些本地居民的自营作坊也有了更多人气。
图源:阿拉宁波
图源:阿拉宁波
一家汉服馆,让老街旅游热起来。上周日,天童老街迎来一家新店,汉服生活美学体验馆——霓裳风物开业。"宁波许多地方都有汉服馆,选在这里,就是看中老街修旧如旧,以及老街居民的生活场景。"殷勇,汉服馆负责人,花费一个月时间考察,最终决定把店放在老街。汉服馆的开业又吸引了一大波汉服文化爱好者,早上汉服体验,中午品尝乌米饭,下午学习茶道,让老街旅游热了起来。
一位设计师,让宋韵空间潮起来。从老街启动改造至今,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邵良成了专用设计师。大到定位规划小到室内设计,邵良全程参与其中,新开的汉服馆,就是他的最新作品。
“汉服馆和一旁的会议中心,是东吴镇着力打造的宋韵文化展示点。身着汉服的小姑娘,走在老街上,既是一次今人与古建筑的对话,也让老街成了情景式演绎宋韵文化的空间”邵良表示,有足够的宋韵空间展示,才能真正激发老街的魅力。
天童老街像一条玉带,一头系着天童寺,一头连着小白岭。千年古刹的晨钟暮鼓和五佛镇蟒塔的佛光瑞气浸润了她,她留给人们许多美好而绵长的记忆。
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天童老街仿佛没有改变,新业态与老街平衡相处,在时间的消磨下它走出了一条“逆生长”的道路,惊艳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