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青荷”服务亚运赛事,听听他们的故事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宁波“小青荷”服务亚运赛事,听听他们的故事

服务宁波象山赛区的“小青荷”

9月28日下午,随着半边山沙排中心最后一个奖项颁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宁波象山赛区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来自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圆满完成任务。

从9月16日正式入驻场馆,到9月28日象山赛区赛事结束,十多天的志愿服务,来自宁波高校的“小青荷”们服务于竞赛技术运行、反兴奋剂、礼宾接待、场馆运行、升旗手、随队翻译、语言服务助理、媒体运行、转播服务等多个岗位。

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早已练习成千上万次;反应机敏的背后,是他们周到详尽的应急预案;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里,是他们做好东道主、迎接八方来客的热诚。

他们付出了辛劳,收获了赞誉;他们展现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让国际友人主动“求合影”;他们以志愿者为“名片”讲述的中国故事,展现的青年风采,让人印象深刻……

此时此刻,他们带着无比荣耀的心情,感受万家团圆,感念祖国强大。我们也邀请了来自三所高校的志愿者讲述他们的志愿服务故事。

李昕怡:外国运动员主动“求合影”

“What can I do for you?”这句话是宁波亚运分村志愿者李昕怡在志愿服务期间,讲的最多的一句话。

图片来自宁波高校的“小青荷”。受访者供图

李昕怡是本届亚运会的一名语言服务志愿者,目前在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就读,她曾在两年前参加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移动杯亚运英语之星”大赛,获宁波大学复赛一等奖,当时她就决心要成为一名亚运会志愿者。

图片李昕怡与男子帆板铜牌得主埃阿巴德•阿里合影。受访者供图

在服务宁波象山赛区时,李昕怡每天都会遇到来自各个国家的运动员、技术官员,“他们的提问各种各样,内容繁多,我们的工作就是了解每一位咨询人员的需求,并予以解决和帮助。这可能听起来比较简单,但真正处理起来,会有很多沟通上的不便,很多国外运动员都会一点英语,但是因为地域的差异,有的运动员口音比较重,这很考验我们的听力。”李昕怡说。

图片李昕怡与巴基斯坦队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李昕怡回忆,一天上午,来自巴基斯坦的3名运动员急匆匆走向综合服务台。李昕怡立即上前耐心询问,原来他们错过了固定时间的班车,可能会因此错过比赛。李昕怡迅速向自己的业务主管报告,帮助沟通安排车辆,期间她耐心安抚这3名运动员的情绪,及时传达最新动态,最终这3名运动员顺利完成了比赛。赛后,他们见到了李昕怡,主动要求合影,感谢她的帮助。类似这样的故事在亚运会期间经常发生。

图片李昕怡及同伴为各国和地区队伍提供服务后互相交换的徽章。受访者供图

“除了为国外运动员、技术官员提供语言服务,我也会向他们介绍中国文化。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亚运会,不光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个发挥专业优势向各国友人讲好中国故事的舞台。”李昕怡说。

张晨曦:亚运会上当“管家”

在宁波亚运分村的众多志愿者中,有这样一类特殊的“小青荷”: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没有重复的工作内容,却时常来回奔走于亚帆中心与亚运分村之间,扮演着各参赛代表队“管家”的重要角色,为比赛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不容或缺的保障作用。他们便是各参赛代表队的随队助理。

图片

宁波诺丁汉大学英语研究与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张晨曦就是这样的志愿者。9月21日,杭州亚运会开启了帆船项目的比赛。作为新加坡代表队的随队助理,张晨曦一天的工作在清晨六点拉开序幕:清点运动员人数,跟随他们前往亚帆比赛中心,协助他们顺利检录,之后便是长达八小时的随时待命。

图片

这个岗位的工作看似琐碎,重要性却不容小觑:大到比赛过程中与裁判沟通的翻译、运动员不同时间段来回亚运分村的车次安排;小到运动员在亚运分村期间油盐酱醋的供给、衣食住行的保障……简单来说,随队助理是各参赛代表队与亚组委竞赛、交通、餐饮等各领域间联系沟通的纽带,运动员代表队提出的所有需求和建议都会通过随队助理转达到亚委会的各相关部门。作为一个运动员代表队的“管家”,除了需要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更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对于张晨曦而言,随队助理不仅是工作上的纽带,更是友谊与情感上的纽带。新加坡代表队刚入住亚运分村时,语言上的障碍让新加坡领队无法在超市购买所需要的物资,张晨曦听说后便主动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前往附近超市为他们购买并送到了新加坡领队的手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朝夕相处,张晨曦早已跟新加坡代表队的领队及运动员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队员们会时常问起张晨曦的校园学习生活,而暑假在新加坡的旅游经历也让张晨曦有了不少与他们聊天的话题。

谈到成为亚运会志愿者的感受时,张晨曦兴奋地表示,作为一名中国人,很骄傲能以赛事志愿者的身份与世界一起见证杭州亚运会的成功开展。

王刚:平沙“快准稳”的秘诀

亚运会的沙排比赛中,随着对局结束的哨声响起,“小青荷”们抄起平沙耙,迅速将坑洼的沙地整理平整,这就是平沙员的工作日常。王刚就是平沙员,这个动作他一天要顶着烈日重复40多次。

王刚是宁波财经学院22级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的学生,大一一入学就报名参加了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的招募,通过层层面试选拔才当上了“小青荷”。

王刚可是一名“资深”的平沙员,他在今年4月份的全国沙排大满贯赛中就担任了平沙员。经过近5个月的培训和实践,他早已掌握了平沙的技巧和要求。在场上只要哨声一响,他就能迅速冲向需要平整的沙地区域,快速地来回推动沙耙,将场地整理平整。

图片

“平沙员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项对身体和技巧都有很高要求的工作。”虽然平沙员必须具备的“快”“准”“稳”技巧王刚早已“拿捏”,但他还是不敢有丝毫松懈。

“每个位置都要平一遍,要仔细关注比赛的进程,不能放过任何需要平整的地方。一上午下来,手掌都会磨出水泡。”王刚说,平沙员要在超过30℃的高温下,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主场进行平沙。而且每天7点就要到达场馆进行准备工作,在比赛结束后也需要将沙地平整好再离场,工作强度也不小。

图片

“还有就是要快,平沙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每场比赛在技术暂停或运动员请求暂停时,我们就要迅速地冲向场地进行平沙。每次只有30秒左右的时间。”王刚说,在这过程中他们还要做到全程状态饱满,克服沙地扬沙进入眼睛和防止摔跤,“真的是要眼观四方,手快如风。”

“亚运赛事留给我的不光是磨在手上的水泡、被晒得黝黑的皮肤,还让我收获了成长,教会了我如何奉献。”王刚说。

(来源:文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