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在博物馆}
自9月29日至10月4日,宁波博物馆的参观量已累计超过8.3万人次,单日最高达到1.59万人次。这一庞大的参观量是自开馆以来首次。
为了满足来自世界各地广大观众、宁波市民们的文化需求,宁波博物馆在节假日期间,延长开放至夜间9点,并推出面向全年龄段的精品展览、主题各异的文化活动,积极做好各项开放服务工作,为观众们打造一个舒适、丰富、安全、文明的博物馆空间。
展览:在宁波,看世界
三大特展、三大常展
国庆期间,宁波博物馆三大特展持续展出,其中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鲸奇世界”展,以其丰富的多媒体展项和沉浸式的互动体验,自开展以来,热度居高不下。本展览作为在暑期开展的自然科普类展览,将展出至10月8日,尚未来看展的观众可以趁小长假的尾巴,来到博物馆,走进海洋奇景,了解鲸的前世今生。
另外两大特展——“大河文明”展和“庆元·元代的宁波”,前者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主要内容,阐释河流与文明的紧密关系,对照式描绘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对这个展览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避开高峰,很多观众选择在假期的晚上走进展厅,细细欣赏几千年前的文明碎片。
“庆元·元代的宁波”展作为宁波博物馆今年的原创特展,选择了元代宁波城市历史这一断面进行详实的展示说明,布展开阔清新,展览内涵丰富,很多市民朋友们都来“一刷再刷”。
“东方神舟”——宁波历史陈列与“阿拉老宁波”宁波民俗风物两大常展,是外地观众朋友们了解宁波的绝佳窗口,而“赏珍——宁波博物院藏文物精品展”则以其静谧沉静的展览气质和品类丰富的文物,吸引观众驻足流连。
活动:天天有,天天新
不同主题,同样精彩
10月1日,来参加宁波博物馆沉浸式实景解谜游戏的观众这样评价:“宁波博物馆,太让人上头了!”确实,在小长假期间,宁波博物馆的十余项主题活动,或大或小,或创意巧妙、或意蕴深渊,让观众们接连“上头”。
紧扣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月夜阅浪漫”中秋雅集,将阅读、赏月、对谈等等环节串联起来,让浪漫发生在月下的博物馆。“灯影绰绰映明月”特别活动,面向未成年人,讲中秋故事、谈中秋习俗、做中秋花灯,将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以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带给小朋友们。
9月29日-30日,“古月照今人”小小文博人公益讲解,6位小小文博人活跃在三大展厅中,为观众们奉上流畅而生动的现场讲解,一位来自江西的游客在听了之后盛赞:“令人印象深刻,太棒了!”2天的时间,小博人们累计讲解了12个场次。
国庆期间的活动,则将国潮流行元素、展览资源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碰撞出了灵动的火花,带给观众独属于博物馆的魅力。
连续三天的“遗失的碎片”沉浸式实景解密游戏,动员了近300位观众参与,在夜晚的博物馆空间,开启脑力、知识与想象的历史大冒险;艺业传习坊:竹编制作技艺体验、“大运河与宁波系列活动” 雪舟留学记——运河里的艺术人生两大活动,让大家学历史、懂传统,体验非遗制作技艺;“书间雅言”青少年公益读书会在博物馆开启一方深度的读书空间,让孩子们爱上读书,更爱在博物馆中寻找书的“故事”;“文明之美·包罗万象”特别活动,面向成年观众开展,满足了“大朋友们”一直以来想在博物馆参加活动的心愿。
国庆后半段,以“大河文明”展为主题进行探索式实地学习的研学营启动,连续四天,两大主题课程,带领小朋友们开启一段神秘恢弘的文明之旅。
博物馆活动的热潮,还延续到了馆外。宁波博物院与环球银泰城联合举办的“东方神舟——宁波博物志”文化巡展,于9月30日在环球银泰城举办了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国乐演奏、国风舞蹈、非遗技艺,动静兼备,带来多重感官的享受。宁波博物馆的流动展览和文物展示将持续到10月6日。
服务:全面 全力 全时段
开放服务 志愿力量
“博物馆热”带来的是公众对博物馆的高关注度、高需求度,也要求着博物馆提供更加高品质的开放服务,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这个中秋国庆,是宁波博物馆实施延长开放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日均超过1.3万人次的参观量、整整12个小时的开馆时间、以及正处亚运会这一特殊节点,对博物馆的开放服务工作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小长假期间,宁波博物馆做好组织工作,并积极调动志愿者力量,开展宁波博物馆平安志愿者守护活动,在咨询答疑、参观引导、讲解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全力以赴,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
自9月29日至10月4日,共计讲解36批次,每批次平均讲解时长约2小时;共计投入志愿者100余人,分布于服务、讲解、活动、摄影等多个岗位,总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
同时,在线上通过宁波博物馆各自媒体平台,做好答疑指引工作,及时反馈,累计回复咨询200余条。
小长假接近尾声,而宁波博物馆里依然人潮汹涌。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够在博物馆,享受这个美好的空间,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