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余姚市首届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启动以来,余姚市多部门联合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市民朋友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人人参与、积极保护的良好氛围。其间,在热心群众的协助下,余姚市多部门联合成功救助了一些“小可爱”。

一起来看看,
都有哪些“小可爱”
得到了余姚爱心人士的救助——
红隼
近日,一只猛禽意外出现在临山镇一家养殖场,连续几天捕食了多只农户饲养的鸡。最终,农户成功捕捉了这只猛禽,并将其送至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救助中心工作人员经过辨认,确认这只猛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次日,工作人员在初步检查该红隼无外伤后,将其安全放归森林。
竹鼠
10月6日晚,一热心群众将一只“大老鼠”送至市公安局兰江派出所。这只“大老鼠”全身毛发光滑,长着一对尖锐的长牙,眼神锐利。后经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辨认,确认该“大老鼠”为竹鼠。竹鼠以吃竹子而得名,主要以竹子、芒草和植物茎干为食,被列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该竹鼠重约3.5斤,身体状况良好,于次日被成功放生。
寒鸦
“有只乌鸦腿断了,快来帮帮它!”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的医生张炜阳接到一位热心群众的求助电话,称在梁弄镇四明湖发现了一只受伤的乌鸦。张医生立即前往现场,抵达后发现这只“乌鸦”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寒鸦。他将受伤的寒鸦带回中心进行悉心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寒鸦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不过仍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恢复飞行能力。
猫头鹰
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微信群也格外热闹,许多协会会员放弃休假时间,忙着为野生动物的救助事务奉献爱心。其间,协会副会长陈丰和救助队队长何国钿带领协会会员在梁弄、牟山等地进行巡逻。他们偶遇了一只被网缠住无法动弹的猫头鹰,在何队长的带领下及时将其解救脱困。经过检查,猫头鹰没有大碍,只是被困时间较长,稍有脱水现象。经过精心护理,猫头鹰被成功放回大自然。
余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提醒市民朋友,在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时,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而不是随意捕捉、驱赶或私自驯养。这样可以避免野生动物受到二次伤害,并减少动物伤人事件的发生,同时也避免违反相关法律。
来源:余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