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 | 宁波:一路擘画“共富图”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 | 宁波:一路擘画“共富图”

推进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举措。近些年来,全省坚持一盘棋,全域攻坚,创新突破,数字赋能,建设了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六横大桥等一批世界级重大精品交通工程,构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高品质通道网络。《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专栏,将继续带领大家前往各地,了解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方案”。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宁波交通人勇担重任、勇当先锋的生动写照,也擦亮了宁波交通的“金名片”!近年来宁波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凝聚强大动力,高质量谋划共同富裕的“幸福之路”交出了一张让人民感受“共富”成果的高质量答卷,接下来,走进宁波,和小编一起来看这幅美好“共富图”吧。

一路竞逐“一流”

“十四五”以来,宁波围绕打造港口硬核力量,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紧扣公路建设网络化布局、项目化推进、工业化创新三大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化公路网络,高速公路里程突破600公里,五向十径的高速公路网正加快铺开,六纵九横的国省道公路网正在快速形成,为全省交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股强力力量。

图片

截至目前,宁波市公路网总里程达11470公里,密度116.85公里/百平方公里;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94%;实现98%乡镇通三级公路。

图片

2021年、2022年公路“国评”成绩均列计划单列市第一;获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创建突出单位、交通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交通强市建设推动下,2022年宁波市GDP突破1.5万亿元大关,增量居全省第一

图片

一路繁荣蓬勃

抬头见山,低头看水。

在滨海宁波这座美丽的城市,一个个别具一格的静谧乡村,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各展风姿,仿佛一幅美丽的田园诗画卷徐徐展开。

从群众出行到农村经济,从农家乐、旅游产业到招商引资,以路为纽带,通过辐射延伸,连线成片,带动沿线、串联全域,激发共同富裕交通“先行官”动能,助力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百姓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交通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创建“精品线路”“亮点工程”,着力打造交通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农村公路里程达9933公里,实现98%乡镇通三级公路,在全省率先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100%通等级硬化路,平原乡镇、4A以上景区全面通达二级以上公路。

图片

自宁波市2018年实施“四好农村路”提升三年行动以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480.3亿元增长到556.3亿元,农特产品销售额增至20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万元增长到4.3万元,居副省级城市首位,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市。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宁海的公交带货、集士驿站模式打通了日用品进村、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撬动共富大命题的坚实支点和“宁波样本”。

图片

不仅如此,宁波坚持“小驿站、大服务、小视角、大民生、小窗口、大形象”服务站建设模式,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公路服务站成为群众出行休憩点、运输线上补给站、旅游路上网红打卡点。

2018年,全国普通公路服务设施建设现场调研活动在宁波召开,宁波服务驿站发展模式得到了交通运输部领导和全国同行的肯定,并以简报形式向全国推介。

图片

一路匠心雕琢

一条条公路、一座座桥梁、一个个隧道凝聚着宁波交通人的智慧和汗水,镌刻着宁波交通人攻坚克难的匠心。宁波交通积极承担交通强国试点任务,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使命,守护工程质量安全。

图片

质量是交通建设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品质工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宁波交通围绕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目标,不断在公路建设、养护技术上拓展创新,杭州湾跨海大桥共有6项技术创造国内或世界第一,开启了我国跨海大桥建设的先河,其养护团队凭借养护杭州湾跨海大桥整整十年的“宁波经验”,担当起港珠澳大桥的“保健医生”。

图片

在建的杭甬高速复线一期的亚洲最大海上互通枢纽,在施工中克服了滩涂施工、管线迁移等诸多挑战,5次跨越甬舟高速金塘大桥,与甬舟高速金塘大桥完成了4次拼接,并践行“数字赋能”、工业化智造,在项目的庵东至小曹娥段首次应用沥青无人摊铺技术;余慈高速公路获2022-2023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公路交通优质工作奖;高建中心的树脂沥青组合体系钢桥面铺装技术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各项工程项目改革创新更是不胜枚举。

图片

交通强国试点工程工业化项目已建成生产基地9个,其中甬科工业已成功在六横公路大桥建设中实现商品化供应,树立省内工业化生产的标杆、推动传统建筑模式向省地、节能、减员、增税的绿色建设模式发展。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