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获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立项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浙江万里学院获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立项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的评审结果,由浙江万里学院校长林志华研究员申报的“缢蛏耐低氧、耐氨氮性状的遗传基础及调控机理研究”项目获得立项。

缢蛏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也是东海区滩涂养殖贝类的典型代表物种,宁波是缢蛏养殖的主产区,年产量8万多吨、产值约30亿元。耐低氧、耐氨氮是开展缢蛏高效集约化养殖亟需正向选择的重要经济性状,而深入解析其遗传机制并精准指导抗逆新品种培育,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图片

本项目将利用缢蛏多组学大数据和已选育的耐低氧、耐氨氮品系/家系材料,鉴定耐低氧、耐氨氮性状的主效基因和关联SNPs,用于缢蛏抗逆新品种的精准分子育种;深入研究性状主效基因的生物功能和调控网络,阐明缢蛏耐受低氧、高氨氮的分子机理,丰富贝类抗逆演化理论,为全基因组选育技术研发和培育兼具耐低氧、耐氨氮优异性状的新品种提供精准分子靶标,具有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项目将由浙江万里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和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完成。目前,浙江万里学院研究团队已在国际上率先发布缢蛏、泥蚶基因组精细图谱,系统研究了缢蛏抗逆机理和泥蚶血红蛋白起源,为滩涂贝类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团队在贝类基因组学、遗传分析、新品种培育技术方面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素材:浙江万里学院 来源:宁波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