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自2020年出台《宁波市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来,宁波市以建成乡村治理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实施党建强化、自治完善、法治提升、德治普及和协调推进等五大行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对此,宁波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凤凰网宁波推出“善治乡村”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和展示宁波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为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宁波经验。
位东海之滨,接数字经济浩浩浪潮。近年来,宁波不断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数据“一张图”,全村管理“一张网”,让服务群众增“质”,基层治理增“智”,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如何盘活村里的“沉睡”资源,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如何守好用好村集体的“钱袋子”,夯实善治乡村根基?宁波市江北区外漕村以农村集体资产“一张图”赋能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智管家“五码”应用,数据共享、系统集成,真正实现乡村治理“碎片化”向以数字平台为中心的整体性治理转变。
在2018年时,外漕村率便率先试点了“智慧村居”,以“互联网+村居治理”的思维,创新开发干群互动平台,让村民实现云上学习、云上监督、云上议事、云上反映。迭代开发的“五码”公开模块,通过“人员码”能实时查询社员的基本信息、股权信息、安置信息;借助“公开码”,村级各类公开信息“门门清”;“资产码”为各类资产颁发了“身份证”,“一物一码一图”一览无遗;“交易码”方便村民参与集体资产交易;“资金码”能实时快捷收取各类费用……让外漕村的管理人员和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实现村域数治。
“过去村民们想要了解村里的大小事,需要特意到村里的村务公开栏看,而现在有了‘智管家’,老百姓扫一扫就可以看清村里集体经济的运行情况,遇到不懂的地方,还能拍下来发给村干部请教,让老百姓看的清白,让村干部干的明白。”江北区外漕股份经济合作社社管会成员郑佳静说道。
依托智管家数字平台,外漕村摸清了集体家底,积极推进股份合作制持续改革,激活制度活力,盘活资源资产,实现了集体增收、农民增益。截至目前,外漕村已建造村级物业3.8万平方米,引进工业企业25家,初步形成一个占地面积约80亩的工业小区,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00万元。
不仅如此,智管家还与“浙里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有效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的办理化解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智管家已列入宁波市基层智治系统,并在外漕村全面上线,平台已注册2600余人,反映问题519件,已处置500件,处置率达到96%。外漕村还先后获得“浙江省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五好村党组织”、“浙江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治理到“智理”,从人治到“数治”。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外漕村以数智化推动乡村善治,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外漕样本”,为乡村治理插上“数智”翅膀,奔向更广阔的未来。
(凤凰网宁波 鲁宽 谌洪梦 程向阳 诸瑗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