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五年后,宁波国际声乐比赛重磅回归。12月3日-11日,来自18个国家的49名音乐之星将齐聚宁波,角逐这项顶级赛事的桂冠,也为甬城市民带来一场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
2003年,浙江省委明确以“八八战略”为总纲领,提出了“发挥人文优势,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宁波的文化建设找到了一把“金钥匙”,打开了高质量发展通道,一路高歌前行。
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浙江举行,宁波作为分会场承办了一系列活动;2005年,第三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在宁波举办;此后,2008年第四届、2011年第五届、2014年第六届、2018年第七届……截至2023年,宁波已与国际声乐比赛结缘18年。
2018年赛事现场
18年,给宁波带来了什么?
18年的久久为功,18年的锲而不舍,不仅使国际声乐比赛这一品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国内唯一被世界音乐比赛联盟认定的声乐类国际赛事,也推动四明大地的文艺气质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的精彩蝶变。
18年前,很多市民对声乐知之甚少,如今,美妙的“音乐之声”总是飘荡在宁波的天空,音乐给市民带来的获得感越来越强。“音乐宁波”正成为这座滨海城市的又一张闪亮金名片。
伴随着国际声乐比赛的举办,一批本土音乐新秀已逐步成长并在国内外舞台绽放光彩。在2014年第六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得男声部第二名的肖玛,已成为中国首位高男高音歌唱家、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教授。95后宁波本土姑娘王山,则在10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中捧回了金钟奖。
在群众声乐领域,宁波有着更为丰沃的土壤。据宁波市合唱协会会长介绍,目前全市至少有上万人常态化参与合唱训练和演出。宁波合唱团、群星合唱团、爱乐合唱团、纳豆合唱团、童声合唱团、飞乐合唱团等150多个合唱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斩获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等高级别大奖。今年8月,宁波合唱团还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七夕晚会的录制。
在音乐美育领域,宁波正在全力打造“青少年美育之都”。在公园、商场、广场、街角……市民一转身,就能在不经意间邂逅“文艺赋美”。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常态化举办名曲导赏和音乐讲座,推动声乐这一“阳春白雪”走入市民生活。宁波交响乐团则在宁波外事学校、宁波江北中心小学等学校均组建学生乐团,为“音乐宁波”品牌建设培养后备力量。今年8月,“全民美育”全国青少年声乐展演展示活动在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朋友们齐聚宁波,用绚丽的歌喉唱响金色童年,并在小小的心田里种下艺术的种子。
本届赛事,有哪些看点?
这是一个世界顶级歌唱家炫技的擂台。本届赛事高手云集,共吸引43个国家417名才华横溢的选手同台竞技。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中央歌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国内外一流音乐学校或机构均选送优秀选手参赛,其中不乏柴可夫斯基银奖获得者、金钟奖获得者这样的顶级选手。其中,49名选手经过预选赛、初赛等淘汰赛,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杀入决赛圈。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所有赛事规则均参照业内公认最具含金量的俄罗斯柴可夫斯基音乐比赛执行,得到世界音乐比赛联盟主席彼得·保罗·凯恩瑞斯的充分肯定。
这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互鉴的舞台。本届比赛共有外国选手147名,比上一届(2018年)增长818%。入选决赛圈的49名选手中,31名来自国外,评委团9名成员中,6名来自国外,所占比例均为2/3。而在有着“世界音乐之都”美誉的奥地利维也纳设立预选赛分赛场,通过世界各大音乐学院、专业歌剧院、各驻外文化机构发布赛事信息,在欧洲最大线上音乐流媒体Idagio宣传推广等动作,则极大推动了赛事以及宁波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这是一个市民乐享高雅艺术的节日。12月7日,参加此次比赛的优秀国际选手将与本土文化团队携手,在老外滩、天一阁、宁波博物馆、城杨村等地标性场所举办“文艺赋美”活动,让高雅艺术不限于剧场、不囿于围墙。12月9日,主办方还将在宁波图书馆、宁波外事学校等地安排音乐大师班、音乐鉴赏讲座等面向公众的免费艺术普及课程,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