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宁波
宁波 > 乐游宁波 > 正文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年糕年糕年年高!著名民间文艺家冯骥才说:“年糕是慈城食文化的历史名牌,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年糕是过年必备的节日食品,据说是从苏州传开的。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国都。那时诸侯称霸,战火连年。吴国为防敌国侵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这天,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没过多久,国王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馋言,赐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 (就是年糕样子的由来) ,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

以后春节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打年糕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受高人指点,家家户户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向一户人家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狼狈逃窜。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劫后余生,纷纷换新衣戴新帽,碾磨粮食蒸制糕点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种因庆祝战胜怪兽“年”而诞生的糕点后来得名为年糕。因而在慈城,做年糕还称“打年糕”。

至今,慈城仍保留这古老的习俗,制作年糕工艺,一直延续至今,经久不衰,慈城年糕从此就成为全国有名的食品。

手工年糕的制作,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也是一种费力的活。因此,勤劳聪明的慈城人发明了年糕制作机器,来替代了手工制作年糕中最费力的舂年糕。尽管现在农村纯手工制作年糕比较少了,但是,在慈城仍保留并流传年糕手工制作技艺。

慈城水磨年糕美味可口,蜚声海内外。从170多年的慈城冯恒大创建于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清朝同治年间说起,据传慈城人氏陈培基,从事手工制作豆腐、香干多年,这一年,他突发奇想地把制作豆腐、香干的工艺运用到了做年糕上,大米经水浸、水磨、榨干水分后再用水蒸。搡揉制成的年糕晶莹剔透,润滑如肤,口感也大大提高了,开创了手工水磨年糕之先河,从此,慈城水磨年糕出了名。

年糕鼻祖

慈城年糕的水稻种植地源之河姆渡一带,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文化发祥地;史料记载源于西周,历史最早,年糕模板最多,民间传说最久;文化序列最早最丰富。慈城年糕是中国年糕鼻祖实至名归,传承至今3000多年来,慈城年糕至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竞争力、创造力,是真正的中华瑰宝。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年糕原料全球最早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距今7000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长江中下游是水稻的主要栽培地区之一,我国是地球上人工栽培稻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分布在慈溪童家岙、余姚鲻山、鄞州董家跳、上虞牛头山等地区,其中江北慈湖就有18处,遗址数量比较集中,这些遗址大部分聚集在河姆渡遗址周围,在它附近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0公里的范围内有20多处遗址,反映了河姆渡文化在2000年的历史中向外传播的轨迹。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改变了只有黄河流域才是中华远古文化摇篮的传统观点,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

2020年6月19日,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的宁波余姚三七市镇井头山南麓井头山遗址,距慈城仅有5公里,东距田螺山遗址1.5公里,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距今为7800—8300年之间,是继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以来,余姚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浙江境内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它将宁波地区人文起源的历史再往前推进了1000多年,并发现完整的稻谷,井头山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是“河姆渡之祖”。为此,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及其姚江流域,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文化发祥地。

井头山遗址中还发现比河姆渡遗址更早的稻作遗存,从出土的少量炭化米、稻谷壳、水稻小穗轴中,可以证实当时的先民已经开始种植、进食大米;而稻米,就是制作年糕的主要原料。年糕无疑是稻作文化一个传承化、精致化、共享化的民俗美食。

慈城年糕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大禹治水时,江南一带农民就以年糕为食。年糕的前身是米糕,统称“糕”,固其用米制成,古时称谓“米糕”。它作为早期的干粮和供品在世上广为流传。“米糕”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浙东乡情慈城的传说》第二辑慈城年糕进贡的民间传说[摘录]: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政务、民风无不一一关注。在杭州小住时不经意发现这页记载,被绘声绘色的描述诱发好奇和品尝欲望,遂命杭州府到慈城征召。慈溪县令受命亲自护送特制的年糕团及加盖大红御印的水磨年糕快马送到杭州。乾隆帝御用时,这年糕团还是热的。果然名不虚传,口味独特。一时兴起,吩咐笔墨伺候,龙飞凤舞写下“年糕年糕年年高!”七个大字赏慈溪县令。可惜后来真迹散落失传。

年糕起源于西周,从大量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慈城年糕民间传说早于史料记载,慈城年糕从最初的米糕、到糯米年糕、到现在用粳米制作广大为流传的水磨年糕这三大阶段,虽然历经3000多年的传承创新,慈城历代老艺人坚持匠人匠心匠魂,他们以健康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工艺为灵魂,世代传承,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十分注重在传承中创新,使慈城年糕越做越精致,技艺越来越精糂,品种越来越繁多,传承越来越广泛。                 ●周永卫

田野调查| 10年解秘中国年糕鼻祖——慈城年糕

作者简介:周永卫,字淮海,江苏淮安人;1989年3月入伍;原海军航空兵某部政治部保卫处副营职干事,海军少校军衔;2005年9月,转业至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2010年9月,选调江北区总工会,现任宁波市江北区总工会宣教网络部负责人;现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江北区作协理事。

先后在《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发表各类作品,分别荣获“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浙江省优秀农村工作指导员、浙江省第一届“五一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