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低效用地整治 让“寸土”生“寸金”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宁波低效用地整治 让“寸土”生“寸金”

告别设施落后、空间无序的“家庭作坊”,建设现代化新型工业园;腾退“低小散”企业,积极招引相关产业导向的高产值、高税收企业;统筹村庄搬迁、土地盘活利用,助力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重大牵引性工程,在低效工业用地的整治中,重塑产业格局,让土地焕发新活力,“寸土”生“寸金”。

城中村崛起“科技航母”

步入中石化新材料研究院,科研人员们在实验室紧张地忙碌着。“目前,研究院已累计投资超过30亿元,拥有自主核心技术50多项。‘十五五’期间,这里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党总支委员、综管室主任柳翼介绍。

现在的中石化新材料研究院,正是过去棉丰村“旧村换新颜”的成功实践。

“过去,棉丰村主要有四方面问题:一是毗邻炼化、隐患丛生;二是设施落后、配套不全;三是建筑老旧、空间无序;四是乱搭乱建、环境不佳。通过整治,搬迁了838户农户,拆除农房8.57万平方米,整理出159亩建设用地,并由镇海炼化投资30亿元,建设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市资规局镇海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四五”期间,镇海炼化将扩建形成“443”产业格局,也就是4000万吨级炼油、400万吨级乙烯、3000亿元年产能,助力石化区成为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

“目前研究院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在建。全部建成后,建筑面积将达到16.6万平方米,集聚600名以上科研人才,为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提供科研保障和智力支撑。”柳翼介绍。

在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东侧,同步实施了海天林带修复工程,正在推进一条宽50到200米宽、长11公里的海天林带建设。“目前,已完成了部分生态修复工程,全部建成后,将为石化基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保障,进一步巩固生态安全屏障。”市资规局镇海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昔日“城中村”如今变身“科技航母”,成为全域整治工作中体现生态修复和产业提升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林带筑绿屏、科创赋动能的整治成效。

从“低小散”到现代化工业园

走进位于海曙区横街镇的水家村工业园,新能源和电子科技产业区、铝制业升级改造区、饰品包装设计产业区等三个主导区块规划清晰合理。“目前工业园一期已经建成,计划今年6月完成验收。”水家村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水军告知。

在水家村,有一半村民从事氧化铝、铝制品加工。“之前大部分是“低小散”企业,一共90余家,零散分布于全村各处。这么多企业,租用集体厂房年租金却不到40万元,还有各种污染和安全隐患,得不偿失!”水军说。

为整治提升低效用地,海曙区以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契机,将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列入当地经济转型重点工程,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细则,并将水家村作为试点推进。

整治中,水家村以河道为分界线,北边发展工业,南边集中居住。拆除全部“低散乱”作坊,建设全新的村级工业园,集中入驻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一方面腾出更多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美化村容村貌。

水家村工业园项目一期总投资6500万元,这些整治的资金从哪里来?

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海曙区相关部门送政策上门,帮助村里办理了全区第一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证书,获得了全区首笔“富村贷”授信。有了这5000万元的授信,一期项目的建设资金就有了保障。

如今,尽管工业园尚未正式开园,却已经吸引了一批意向企业。据介绍,一期厂房主要提供给村里原有的企业,符合相关标准的企业才能入驻。

根据整体方案,水家村低效用地改造提升,盘活闲置土地18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横街经济发展新格局,打造镇村结合新标杆。

通过资产租赁实现盈利分红,一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资产6000万元,每年净收益230万元,人均增加约2200元,实现村庄经营性收入由251万元增长至650万元的目标;带动农村工业产业升级,预计可持续提供就业岗位500个以上;通过对土地与产业的整治,有效缓解村庄污染与安全隐患。

一大批低效用地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上述两个案例,是我市在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低效用地整治的缩影。在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中,全市各地工业用地、低效用地的整治特色纷呈,奉化、慈溪、余姚、鄞州落实零散、低效工业用地腾退入园和低效产业用地改造,助推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

慈溪市周巷镇通过开展慈溪(周巷)万洋智能家电产业园区项目,主导产业为家电制造及相关产业,规划建设生产制造、产销展示、物流仓储、城市生活等四大功能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面积10.07公顷,总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11亿元,目前已经进驻企业约60家,亩均税收15万元以上。

鄞州区姜山未来工业社区地块位于姜山镇政府北侧,前身是建于1988年的星火产业园,随着经济发展及相关政策变化,园区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与集约高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存在较大差距。为此,鄞州区以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为契机,探索制造业“凤凰涅槃、腾笼换鸟”。2020年下半年,该镇启动了姜山未来工业社区项目的综合整治攻坚行动,以土地归宗连片促产业集聚成势,重点发展和引进以数字经济领域为导向的新兴企业,全力打造宁波首个未来工业社区。

姜山未来工业社区总投资约24.39亿元,通过腾退“低小散”企业,积极招引相关产业导向的高产值、高税收企业,并严格执行“标准地”约定确保产出效益,建成后该片区亩均产值将达1000万元/亩以上。目前已有包括龙讯科技、华瓷通信等定制项目,航电通、华聪智慧、通博光电等高端制造、通信领域企业有意向入驻。

中信工业产业园工业整治示范项目,位于奉化江口街道中信工业产业园,是奉化区政府与央企中信集团合作的工业整治项目,占地面积550余亩。整治前区块内共有中小型企业100余家,厂房布局散乱、功能配置落后、产业服务平台缺失,亩均产值不足200万元,亩均税收不足10万元。

整治工作通过对原有工业区块的空间腾挪,对老工业企业实施保留提升一批、清退淘汰一批、招商引进一批,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以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智慧科创产业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

“通过工业整治,实现‘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建筑容积率大幅提高,亩均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4倍,将原有工业区块提升为符合现代工业制造业体系的新型工业园区,综合效益十分明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奉化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