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捕放生已达400多条!余姚小渔村和中华鲟的特殊情缘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误捕放生已达400多条!余姚小渔村和中华鲟的特殊情缘

图片误捕的中华鲟。

“回家去吧,好好游,好好长大!”

近日,余姚泗门镇万圣村一位渔民在作业时误捕一条中华鲟,在放生前他为这只“小宝贝”拍了段视频,依依惜别。这已是今年以来,万圣村渔民误捕的第7条中华鲟。

“五一”到了,万圣村的渔民们也迎来了休渔季。村委会盘点了一下,有统计以来,截至2024年4月,万圣村中华鲟救援记录已达400多条。仅2022年一年,中华鲟误捕放生的数量便达203条。

有“余姚第一渔村”之称的泗门镇万圣村,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之间有着一段特殊情缘,还为中华鲟建起了一间展馆,将在今年暑期前夕开放。

“最有缘”渔民

一年就误捕放生20多条

万圣村位于杭州湾南岸,目前村里有渔船20余艘,是余姚渔船“阵容最强大”的自然村,当地村民大多以打鱼为生。

近年来,渔民在出海时常能邂逅中华鲟。

“见过最大的差不多有2米长、100多斤重。”渔民沈文焕从业三十余年,渔船靠岸后,他整理完当日的渔获,聊起了他所遇到的中华鲟故事。

他说,因为从小就在海上漂,自己能够分辨中华鲟,也知道这是保护动物,“捕到以后马上就放掉,一点都不会犹豫的。”

这位老渔民与中华鲟可以说是非常有缘,仅2022年便放生了20多条。最高纪录的一次,是一网误捕了3条并全部放生。

因在保护野生中华鲟方面作出了贡献,沈文焕被评为“余姚好人”,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的渔民也相继投入到中华鲟保护的事业中。

据悉,万圣村保护中华鲟的文字图像资料可追溯到2013年,当时,村民奕田友捕捞到一条“怪鱼”并放生的事情被报道,由此拉开了保护中华鲟的帷幕。

水好、人好、“IP”好

打造中华鲟保护研学线路

有“长江鱼王”“水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是稀有的“活化石”。

作为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近年来,宁波渔民误捕和放生中华鲟的频次很高,这和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渔民保护意识提高脱不开关系。

“我们会同资规、农业农村等部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开展海洋污染防治,持续推进2条入海河流——陶家路江、临海大浦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保障入海河流水质。”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工作人员孟康表示,目前,这2条入海河流均已稳定达到三类水要求。

现如今,保护中华鲟已成为万圣村的共识。早在2022年,万圣村便成立了宁波首支“中华鲟保护志愿服务队”,队伍由村里渔民、船老大、党员等组成,招募了25名拥有专业救助技术的队员,并覆盖全村20余艘渔船。

在不出海的时间里,这些志愿者渔民们根据多年的出海经验和亲身经历的事例,走进“假日学校”向孩子、向村民宣讲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和应对措施。

但中华鲟的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为了让更多人加入到保护中华鲟的队伍中来,万圣村投资160余万元建设了中华鲟展馆、中华鲟+元宇宙数字化工程,打造了中华鲟“鲟宝”的IP形象,力图构建中华鲟文保事业的全新体验模式。

“今年暑假前夕,我们村的中华鲟展馆将试营业。我们希望通过中华鲟展馆这个载体和相关展示课程的设置,吸引更多学生以研学的形式参与进来,让社会各方一起来保护我们的‘水中大熊猫’。”万圣村党总支书记宣振良再次发出真挚的呼吁,期望通过“研学+农文旅”的融合形式,迈出中华鲟海洋保护的又一步。

来源:宁波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