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渔民十年守护“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入选浙江省优秀案例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余姚市渔民十年守护“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入选浙江省优秀案例

5月17日,在“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正式公布2024年度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宁波市生态环境余姚分局选送的泗门镇万圣村《余姚市渔民十年守护“水中大熊猫”——中华鲟》案例成功入选全省优秀案例。

有着“余姚第一渔村”之称的泗门镇万圣村,地处杭州湾南岸,渔村所在海域时常能邂逅中华鲟。中华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稀有的“活化石”。作为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在长江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进入大海的中华鲟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干扰强的近海海域。从2013年村民奕田友捕捞到一条怪鱼放生的事情被报道起,万圣村拉开了十年保护中华鲟的帷幕。2020年至目前,万圣村民中华鲟误捕放生的数量累计已达到400多条,放生的事迹也被多家媒体平台相继报道。在万圣村保护中华鲟成为共识,成立宁波首支中华鲟保护志愿服务队,队伍由村里渔民、船老大、党员等组成。招募了25名拥有专业救助技术的队员,并覆盖全村20余艘渔船。不仅如此,万圣村还投资160余万元建设了中华鲟展馆、中华鲟+元宇宙数字化工程,打造了中华鲟“鲟宝”的IP形象,力图构建中华鲟文保事业的全新体验模式。

图片

余姚渔民误捕和放生中华鲟的频次很高,这和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及渔民保护意识提高脱不开关系。近年来,余姚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陆海协同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余姚市生态环境、资规、农业农村、公安、检察、法院等多单位联合共助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职能单位多措并举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为多样性生物提供优越的生存环境。2023年,市检察院、市资规局、市农业农村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农业种植领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协同治理的工作方案》,加大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力度兼顾农户合法权益。检察部门通过如《“益心益议”,这个非法狩猎案件公开听证会开进了人大生态环境议事点》等案例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普法宣传。通过以案释法,让老百姓更多地了解法律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规定和国家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决心。同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救助。2020年5月,在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设立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承担全市范围内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工作。2023年8月,新成立余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标志着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余姚市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挖掘、培育,推送一批有特色的生物多样体验地。其中,凤山小学依托其蝴蝶保护特色教育,成功入选宁波市级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培育名单。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宁波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体验地。

此外余姚市各地各部门引导鼓励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湿地日、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爱鸟周等重要公益活动为载体,利用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活动形式,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宣传,并对猎捕、贩卖、经营野生动物行为坚决予以查处。随着宣传力度增加,群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知度和参与度也越来越高。

来源:余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