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水边之城的共鸣
宁波
宁波 > 体育娱乐 > 正文

回顾 | 水边之城的共鸣

水作为万物之源,自古以来就承载着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水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记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片

图片

6月6日、6月8日,在端午节之际,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携宁波交响乐团、打击乐演奏家林喆、唢呐演奏家刘雯雯分别在宁波与上海同为“水边之城”的两地,上演了《河流与大海》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既是向源远流长的水文化致敬,也是两座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启碇港和中国大运河的入海口,举办这场以水为主题的音乐会,更具非凡意义。

从汨罗江到长江,从河流到大海,音乐会以水为线索贯穿始终,演绎了两部谭盾本人的作品:《水-交响协奏曲》、唢呐协奏曲《敦煌三乐神》,以及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以及英国作曲家布里顿《四首海的间奏曲》,以此展现东西方不同文化对水的理解和表达。

图片

他采风女书,寻源敦煌和丝绸之路,用天地万物打破音乐的藩篱。谭盾,一直致力于古典音乐的大众化传播、音乐艺术的亲民化表达,特别是在各种音乐形式的演绎上做着各种尝试。本场音乐会的最大看点便是谭盾创作的两部作品:《水-交响协奏曲》、唢呐协奏曲《敦煌三乐神》。

图片

音乐“鬼才”谭盾似乎有种与大自然对话的能力,万物皆可为他所用。“有机音乐不光以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物质为基础,更体现了外自然与内心灵的共通。我相信,任何物质都可以互相对话,纸同小提琴、水同树、月亮同鸟……总之,宇宙万物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物质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正如我们祖先所曰:‘天地与我为一’。”谭盾说。

图片

作为作曲家谭盾“有机音乐”的代表作,诞生25周年的“水乐”已然成为经典。踏着节奏摇曳着水琴,自观众席入场的打击乐演奏家林喆,如水般松弛、流淌,似一只戏水的精灵,操控着水牛铃、水鼓、水杯、水琴等十余种“乐器”,通过控制水流速度等多种手段,发出50余种声音。

图片

水乐的难处在于如何把水的音色、形态和交响乐队融在一起。谭盾创造出的新的交响乐队的音色和新的演奏技法令水乐与乐队相互呼应,令人恍若置身大自然的怀抱中,神秘、灵动、甚有一丝禅意。水乐,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最引人入胜之处无疑在于演奏者那挥洒自如的即兴表演。在华彩部分,演奏家需要在捕捉每个微妙细节的同时,保持适度的克制,避免过度的炫技,以确保每一次触水都能发出最纯净、最动人的音色。正是这种浑然天成却又在意料之外的演奏,使得水乐强烈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和心灵。

图片

有观众说:“我听见了水、风、云、雨、鸟鸣、雷电,听见了水与万灵的奏鸣,国乐的灵魂在西方的曲式里流淌……”

谭盾的音乐魅力不止于此。他曾说:“其实我是个很有使命感的人,希望自己能像贝拉·巴托克弘扬匈牙利民族音乐一样,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带到全世界。”从流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寻找延绵不绝的声音河流,一直都是谭盾音乐的一个重要议题,唢呐协奏曲《敦煌三乐神》就是从历史长河中采撷的浪花。

图片

开场的架子鼓,使作品充满现代感的节奏脉冲,让敦煌乐舞中动感的图像仿佛从壁画中走出,就像乐章的开篇,唢呐演奏家刘雯雯手执大唢呐站立于铜管声部间与之齐奏,雄浑的管乐声间她仿佛化身一位女祭司,一边演奏一边走到台前,如同壁画中的飞天。

传统乐器唢呐在这部蕴含了游戏、摇滚、嘻哈的元素的作品中担纲主角,展现了唢呐的无限可能,赋予了唢呐全新的形象。

在东方文化中,水往往被赋予了更多哲学和象征意义,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强调了水的包容、流动和变化无常的特性。而在西方文化中,水更多被看作是生命力和情感的表现,如布里顿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水的宽广和深邃。尽管东西方文化对水的理解存在差异,但水作为生命之源的共通性,其实都是人类生命的一种驱动力。

音乐会以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作为开篇,在悠扬的长笛声中进入潺潺的流水中,直至最后流向布里顿波澜壮阔的“大海”《四首海的间奏曲》,像是从河流到大海的旅程,寓意着人类声音的河流、人类文明的传承,从不同的年代一直到我们的脚下,继续流淌。

图片

昨晚的“特别来宾”,谭盾的好友,也是6月15日《马勒第七交响曲》的指挥莱昂·波特斯坦先生也来到了现场观看了演出。咱们下一场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