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老产区期待新“梅”景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浙江最老产区期待新“梅”景

浙江最老产区期待新“梅”景梅农采摘杨梅。 (王博 李超 摄)

昨天清晨4点不到,余姚市三七市镇唐李张村梅农张赟就组织工人们上山摘杨梅了。他们戴着头灯,背起竹筐,一路低头快步疾走。“不早点上山来不及呀,今天有1500份订单等着发货呢!”张赟兴奋地说。

这段时间,随着地产杨梅开始大批量上市,在余姚、慈溪等主产区,像张赟这样每日忙忙碌碌的梅农数不胜数。

宁波是浙江最老的杨梅产区,是荸荠种杨梅的发源地,7000多年前就有杨梅原种。目前常年栽培面积33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杨梅栽培总面积的1/5。从最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前有兰溪杨梅“抢跑”,后有仙居“乒乓球”杨梅进军全国,以及云南杨梅“抢滩”,宁波杨梅如何保持先发优势?新形势下,宁波杨梅经济怎样做大?

浙江最老产区期待新“梅”景梅农任云达在装杨梅。(王博 李超 摄)

留住“老底子”的味道

连日来,鄞州区横溪镇大岙村意梅家庭农场,81岁的任锡龙和55岁的儿子任云达穿行在杨梅树下,细细观察今年杨梅树的挂果情况。作为宁波人心目中“最对味”的杨梅——露天生态杨梅,今年因春季前期温度低,集中上市时间在6月中旬,稍晚于去年。

“气温偏低,杨梅就会推迟上市,但我们疏花、剪枝、养护一样没落下,杨梅的个头和口感是近几年中最好的。”任云达笑着说。

与任云达的杨梅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几年各地杨梅都着急“赶早”,一些大棚杨梅5月中下旬就上市了。为留住杨梅“老底子”味道,市农业农村局加强宣传引导,为梅农提供技术指导,共同破解山地杨梅露天栽培、“靠天吃饭”等难题。同时,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杨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多举措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杨梅“大小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此外,余姚、慈溪分别制定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国家标准,不仅绘制杨梅绿色精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还给杨梅贴上“宁波市信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让杨梅带着“身份证”上市,可溯源更可寻味。

“今年预计全市杨梅产量在12万吨左右,与2023年高产量相比适当减少,但品质提高,果实口感更好。”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总站农艺师樊树雷说。

小杨梅“链”出大产业

昨天,在宁波礼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制作杨梅酥。经过和面、熬馅、烘焙等工序后,一枚枚馅料饱满的杨梅酥新鲜出炉。

杨梅集中上市期也是订单高峰期。“每100公斤杨梅可以制作约4000枚杨梅酥,通过深加工,实现了单季果品的全年销售。”该公司生产主管杨兴利在接受采访期间,又接到了一笔4500枚的杨梅酥订单。

无独有偶,杨梅和非遗技艺也擦出了“火花”。这几天,在余姚市成业杨梅专业合作社,非遗传承人陈业正在酿制杨梅酒。“以杨梅浸酒为基础,合作社还研发推出了杨梅蒸馏酒,口感醇厚,每公斤能卖到400元。”陈业说。

为解决杨梅鲜果运输不便、不耐储存、赏味期短等问题,各地除了杨梅酥、杨梅酒,还创新推出了杨梅宴、杨梅糖、杨梅蜜饯、杨梅果酱、杨梅罐头等,不断延长产业链。

源于杨梅,但不止于杨梅。这几天,在上海北外滩举办的余姚“‘梅’灵个”市集上,杨梅展销、非遗文创、文旅景点等近30个摊位一字排开,一幅好吃好看又好购的文旅画卷在众多前来“轧闹猛”的上海市民及游客面前徐徐铺开。

6月6日,2024中国·慈溪杨梅采摘季开启,现场不仅有鲜果采摘,还有美食嘉年华和音乐会,数以万计的“饕客”为寻味一颗“老底子”杨梅而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端午假期,慈溪杨梅主产区引来游客超2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

走稳“梅”好共富路

苏东坡曾赞“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1995年,余姚市被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2004年又被评为“杨梅原产地”;慈溪杨梅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称号,品牌价值超11亿元。

现阶段,宁波杨梅产业发展须要补齐哪些短板?樊树雷认为,尽管我市已广泛开展杨梅栽培技术培训,但仍有较大部分的梅农对新技术应用缺乏认识和理解,“建议加大适度修剪、适时疏花疏果、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杨梅品质、产量,帮梅农创造更多收入”。

俗话说,杨梅“一日味变,二日色变,三日色味俱变”。虽然现在的储存技术让杨梅的保鲜期有所延长,但仍有许多外地人“望梅兴叹”。对此,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了箱式气调保鲜装备,可使杨梅保鲜期达到21天,好果率86.5%;宁波顺丰开通至国内241个城市的航空快运线路,均已实现次日达或隔日达;余姚梅农通过互联网销售杨梅,占总销售额的15%。

未来,如何让一颗颗小杨梅呈现新“梅”景、长成大产业?

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高级工程师汪国云建议,我市应推动杨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杨梅产业构建出一套从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投入真金白银建设专业化交易市场,为杨梅主产基地升级基础设施。同时推动杨梅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带动宁波杨梅实现从季节性到全年性、从地域性到全球性发展。”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