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中邂逅“诗和远方” 余姚市全力打造“推窗可见绿”公园城市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在城中邂逅“诗和远方” 余姚市全力打造“推窗可见绿”公园城市

编者按:

一个个惠民项目、一幕幕建设场景,记录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新进展,也让每一位市民真切感受到了城市的新变化。近年来,余姚加快盘活土地资源,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统筹办好各领域民生实事,协调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有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为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增添了强劲动力。为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攻城拔寨的气魄、奋勇冲刺的干劲,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的破竹之势、磅礴之势、如虹气势!特推出“城市更新 悦见美好”专栏,敬请关注。

图片

“这个公园真漂亮,还有这么多游乐设施,大人小孩都可以在这边放松、休闲,真不错!”昨天,市民黄女士第一次带着3岁的小孙女来到五一文化公园游玩时,忍不住发出赞叹。

五一文化公园位于兰江街道姚江社区金麟府小区东侧,绿地面积约5.55万平方米,是我市最新投入运行的一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配备休闲长廊、儿童活动区、亲水平台、大草坪等设施,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运动、休闲、娱乐需求。该公园自2023年11月30日对外开放以来,深受市民喜爱。

图片坐落在姚江边的五一文化公园。王胜/摄

城市公园是现代城市品质的一张亮眼名片,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余姚市充分发挥山水城市特色,结合城市服务功能需求,利用人文古迹、山水等资源,先后建设了玉皇山公园、蛇山公园、屯山公园等山地公园,打造了姚江公园这处沿姚江滨水公园,还沿“三江六岸”开展了绿道建设工程,建成了环姚江、最良江绿道和环姚江、候青江绿道,使山、水、城融为一体,让市民不出城就能拥抱美景、邂逅“诗和远方”。

徐女士今年65岁,家住凤山街道酱园街社区太守名府小区。逛公园,是她每天的“必选动作”。“晴好天气就去龙山公园打太极,爬爬楼梯锻炼身体;要是碰到下雨天,就过来玉皇山公园的亭子里打太极。”徐女士笑着说,“锻炼之后,在公园步道上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看看优美景色,感觉整个人身心愉悦!”

玉皇山公园是余姚市最大的一处综合性公园,也是全市“公园界”的“顶流”之一。据晨辉物业玉皇山项目服务处经理顾建波介绍,公园日常人气就很高,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更会迎来客流高峰,日均人流量达1000余人次。“有过来散步闲谈的,有过来跳广场舞、打篮球的,还有过来露营野餐的,非常热闹!”顾建波说。

图片市民在玉皇山公园赏梅。陈仰洲/摄

人在城中,城在园中。推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公园城市建设,是一场人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时代故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近3年来,余姚市在适量建设综合性公园,发展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游园后,更着眼于打造市民“家门口”可憩、可赏、可健身的口袋公园。丹凤桥驿站口袋公园、候青门桥西侧口袋公园、姚江怡景小区东侧“樱趣园”……这一个个口袋公园或位于绿道边,或位于城市边角地、裸露土地,以见缝插“绿”的形式悄然而生,增强着城市公园绿地的便民惠民能力。

“打造口袋公园,把绿地更多地‘植入’居民区,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也满足了市民对绿化休闲的环境需求,符合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能够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园林风景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欣说。

用心打磨一座公园城市,也是在进行一次次的城市更新。截至2023年底,余姚市建成区现有大小公园42个,公园绿地面积达608.8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19平方米,“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已成为城区绿化的真实写照。今年,余姚市还将改建临溪路口袋公园、天鹅湾东侧口袋公园、舜北公园北侧口袋公园等10个各具特色的小公园,让城市美好空间持续增量。

来源:余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