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保护、传承和利用 杭甬携手为大运河“庆生”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共话保护、传承和利用 杭甬携手为大运河“庆生”

6月21日下午,“大运启杭 甬续华章”——2024年中国大运河杭甬对话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纪念活动在宁波和丰创意广场珍珠贝隆重举行。活动现场,来自杭州和宁波的文化、旅游、教育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嘉宾以及广大市民,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图片

图片

活动通过“治一方之水”“守八方之河”“扬河海之帆”三大篇章,回顾了中国大运河十年保护成果和同一条运河系列活动三年历程,展望了大运河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加强两地合作交流

推动运河文化流淌

活动在一首稚气纯真的童谣朗诵《赏运河 来宁波》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宁波市鄞州区中河实验小学的宁波小汤圆们,代表宁波向全国各地发出了盛情邀请。

在跨时空对话环节,由两位演员扮演的苏轼和王安石,带领观众穿越古今,分享他们的治水经验,共同探索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场分享不仅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更让大家对大运河这一流动的文化有了更加直观且深刻的感受。

图片

为了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活动还收到了以奥运冠军汪顺为代表,来自各行各业的祝福视频。这些祝福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成为共同推动运河文化继续向前流淌的不竭动力。

活动现场,杭甬两地签署了《杭甬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合作框架协议》。在未来,浙东运河上的“双子星”将继续共筑运河保护体系,推进运河遗产永续利用;共创运河传承机制,推进运河文化交流互鉴;共享运河遗产资源,推进运河城市活力迸发。

图片

大运河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只有加强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杭甬对话作为深化互学互鉴、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共同推动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对高品质推动大运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02

多种创新形式

讲好运河故事

让更多人走近大运河,让大运河真正流行起来,少不了年轻、创新的传递方式。活动现场重磅发布《浙东运河打卡指北》宣传片,以温婉、热情、奔放、炫酷的方式解锁浙东运河的N种游玩方式,多方位展现了运河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以及沿岸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当地人民的生活风情。这部宣传片是对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的一份特别献礼,更是对未来保护工作的鼓舞和激励。

宁波文旅11

本次活动还揭晓了短视频征集大赛获奖名单。大赛以“龘龘运气拍了拍你”为主题,面向全网全社会征集关于浙东运河(杭甬运河)的原创作品。大赛共收到作品155个,入围投票作品19个,通过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特别奖2名。这些获奖作品以运河变迁、运河景象、运河人家、运河风情等为内容,以或温馨,或有趣,或深情的方式展现了浙东运河上不期而遇的风景与心灵深处的温情。

图片

活动当日还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运河的视听盛宴,“文化特使说运河”和青瓷瓯乐演奏、交响乐演奏、童声合唱等艺术表演,充分展现了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青瓷瓯乐,是浙江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音乐,被誉为是净悟心灵、直击灵魂的天籁之音。2009年,“青瓷瓯乐”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早在汉唐时期,被视作为“极名贵”的越窑青瓷经由浙东运河输往五湖四海并名扬天下,随之而行的制瓷技艺和青瓷文化也因此得以广泛流传。青瓷瓯乐在杯盏敲击之间再现越窑青瓷与浙东运河的千年情缘。

图片

图片

流动的大运河也是流动的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对运河文化进行创作和传播,有助于提升大运河文化传播效能,进一步擦亮中国大运河千年文脉“金名片”。

在活动的尾声,现场的一位观众激动地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也为未来的保护工作和文化传承指明了方向。相信大运河的故事会永远流传,它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来源:宁波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