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的科普展,我们找来了全中国的“头盖骨”
宁波
宁波 > 乐游宁波 > 正文

今年暑假的科普展,我们找来了全中国的“头盖骨”

图片

2021年《生态学与进化前沿》杂志发表一篇研究文章表示:在过去数千年里,人类的脑容量迅速下降了约10%。

在过去15万年间,人类的平均脑容量约为1450毫升,而现代人类的平均脑容量是1349毫升。

很多网友纷纷评论,我们是不是越来越笨了?人这种物种是不是在退化?

这些疑问,其实是将脑容量和智力画上了等号。

脑子越大,智力就越高吗?

这个问题,可以让脑子自己“回答”。

7月6日起,宁波博物院暑期自然科普展《屹立东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带来145件(组)展品,包括古人类头骨、牙齿、下颌骨等化石、模型,大量石制品、骨制品,以及各类反映当时生活环境的伴生动物化石及模型,共同探寻古人类在东方大地上的发展演化。

图片

来自猩猩的你

《猩球崛起》第四部在今年5月上映,回想十三年前,本系列第一部上映,我们被一只名叫凯撒的黑猩猩震撼了,当时有条热评:“我的英文居然还没有一只猩猩好?”

不要感到疑惑,猩猩,严格来说是类人猿,它是人类的近亲,而且是现在仅存的。

类人猿看起来是猿猴,但是它们在身体结构、内在思维、以及生活关系上,都有很多“类人”的特征。

图片(《猩球崛起》剧照)

人和猿是表亲,我们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700万年前,中非地区的撒海尔人乍得种。

图片(撒海尔人乍得种头骨 距今720-680万年)

撒海尔人的头骨有着人和猿的混合特征,脑容量和眼间距和大猩猩相似,面部特征和牙齿形态与人类相似。

研究表明,撒海尔人已经习惯性两腿直立行走——而这是人与猿的决定性区别。撒海尔人带领人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演化之路。

几百万年,宇宙洪荒,我们依靠地球大陆上星星点点的考古发现,极其艰难地拼凑起这条神奇的演化之路。

(人类演化历程图 手机翻转看图)

图片

你是什么人?

图片

回顾人的起源,我们的时间视角要放到很大,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年,往往才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演化进程。

自人和猿分离,又过了两百多万年,也就是距今420-100万年间,南方古猿出现,以它为锚点,人类这个大家庭,形成各种分支,在地球各个大陆繁衍生息。

在欧洲、西亚地区,有着体格壮硕的尼安德特人、在印度尼西亚地区有梭罗人,在非洲和亚洲地区则出现了直立人。

我们熟悉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都是直立人。

图片(北京猿人头盖骨模型)

图片(元谋人牙齿化石模型)

大约在190万年前,直立人在非洲出现。在中国境内最早的直立人,则是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它比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早了一百多万年。

如果我们可以鸟瞰百余万年前的中国,就会发现,中国境内的直立人欣欣向荣,遍地开花,而且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图片(中国古人类化石地点分布图)

所谓直立人,顾名思义,它们已经习惯性直立行走——这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我们能够用手做更多更精细的事情,而这又促进了脑的演化。

蓝田县的上陈遗址,可以追溯到212-126万年前,是非洲以外最古老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之一。其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都表明当时的古人类能够制造较为精细、复杂的工具。

图片(上陈遗址石器)

大脑的容量增大、沟回复杂化等等脑功能的提高,又加强了人类的沟通交流能力,并最终促成了语言的产生。

图片(安徽省和县直立人生活场景复原图 郭肖聪绘制)

中国的古人类演化中,直立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自然进化神奇多变,尽管直立人的脑容量增加、四肢灵活、会用石器、火源和狩猎,他们是目前已知存续最久的人类物种,但最终,他们陆续消亡。

智人,笑到最后,成了我们。

图片

孤独的人类?

生物分类系统,通常包括八个主要级别:域、界、门、纲、目、科、属、种。

我们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这些大猴子们同样都是“人科”。彼此分道扬镳后,人类又从同一个祖先演化出不同物种,全部归于“人属”(猩猩们则成了“猿属”)。在同一属之下,又有能人、直立人、智人等等不同的种。

我们现代人,是人属智人种,也是现在地球上仅存的人类。大约在20万年前,智人经过多次扩散,逐渐占据了全球各个地区。在中国,就发现了金牛山人、大荔人、马坝人等。

图片(大荔人遗址 拍摄 王社江 )

古人类的演化并非单线程进行。让我们想象一下,在百万年前到大约一万年前,地球上各个地方同时存在着不同种族的人类。比如智人在走出非洲时,就碰上了高大强壮的尼安德特人。直立人与智人的生存时期与生活轨迹也多有交叉。

图片(不同人种复原图)

据研究显示,在几十万年前的地球上,至少同时存在6种不同的人。

他们之间,会有交流、融合,也会有战斗、厮杀甚至毁灭。我们通过越来越先进的考古研究技术,揭示了其中复杂的基因交流和人群融合。

202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研究团队,从甘肃夏河的白石崖溶洞获取并鉴定出了丹尼索瓦人的线粒体DNA。

图片(古DNA超净室)

图片(超净室里钻去骨粉)

DNA证据表明,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在大洋洲部分现代人中占比5%,在亚洲现代人和美洲原住民中占比0.2%,在欧洲现代人中则没有检测到。

图片(丹尼索瓦尔人复原像)

同样,最早发现于德国的尼安德特人,通过基因组研究,发现所有现代人的基因组成分中,都存在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古DNA研究,实证了地球上不同人种的互动。现在,你的身体里,就存在着几十万甚至百万年前的,其他人种的基因。

虽然,现在的人属只剩下了智人这一人种,但神奇的基因,却保留了人类起源阶段的各种痕迹,我们的祖先亲戚们,始终与我们同在。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将看到中国大陆上丰富多姿的古人类演化图景,通过大量的出土文物、化石以及详实的图文说明,全面展现“屹立东方”的中国古人类。

其中,还能看到大量遗址发现,尤其是近年来重要的遗址,包括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遗址群。

之后,我们将继续通过本公众号,为大家传递更多展览信息,欢迎关注。

展讯

屹立东方——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时间:2024年7月6日-10月8日

地点:宁波博物馆一楼东特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