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龙观乡这项工作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海曙区龙观乡这项工作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日前,由海曙区龙观乡呈报的《推动“两山”理论转化的龙观共富模式与零碳之路——浙江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光伏村探索乡村共富新模式》成功入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织编写的《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并于今年6月正式出版。

该书收录了全国各地各单位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56个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呈现出“碳达峰十大行动”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与良好成效。

图片

龙观乡位于浙东革命老区、四明山东麓,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但是产业基础较为薄弱。而李岙村是乡里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3年村集体年收入仅3000元,年轻人陆陆续续搬离乡村,建新村、住新房、能致富成为全体村民最大的愿望。

“10年前,我们在推动新城建设过程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促进村集体致富的好办法。”李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龙观乡党委政府在得知村内有意开展“整村光伏建设”时,紧抓机遇,听取民声、收集民意,以利益共享、统建统管为抓手,最终把“阳光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架起了一座“光伏桥”

图片

图片

“为了让更多村民了解光伏知识,我们邀请专业人员入户普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优势,同时,统筹兼顾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创新研发新产品。”李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依托技术创新,采用“光伏+瓦片”新产品,在夏天遮挡阳光的同时,为房屋增添明显的隔热降温效果。

值得提到的是,“光伏+瓦片”光伏板以建材的形式安装在屋顶,不额外占用空间,且该瓦片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还能降低建造和安装成本,而安装后的屋顶房屋渗水率只是普通瓦片的几十分之一,让村民放心安心,深受村民喜爱,可谓一举多得。

截至目前,整个李岙村362户村民家屋顶、村委会大楼等建筑,共安装600多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每年发电量60多万度,节省标准煤21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8吨、二氧化硫排放18吨、碳粉尘163吨。

龙观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步,将积极筹谋旧村改造光伏共富之路,全力以赴力求将共富之路拓展得更为宽阔、更为广泛,不断地深入推进“两山”转化的研究工作,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突破。

来源:宁波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