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望远镜,窥探遥远的星系、璀璨的星空,心中涌起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渴望和对宇宙奥秘的无限遐想……当下,“观星热”正悄然兴起。
近日,第二届宁波四明山天文论坛——四明山暗夜星空大会在四明山镇仰天湖山庄举行,天文“大咖”和天文爱好者齐聚于此,共话“星空的故事”。
“追星人”齐聚四明山
“主要的星星有大角星、织女星、北斗七星、开阳双星……”8月3日晚上,四明山暗夜星空大会上,众多天文爱好者在夜幕下静静聆听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副秘书长桂彬的讲解。现场有一些刚入门的“小白”,桂彬希望用详细的讲解让他们对天文知识更感兴趣,更愿意深入了解。
天文爱好者在夜空下观星
“小时候,家在农村,晚上是没有灯的,抬起头就能看到繁星点点,从那时起,星空就深深刻在我心里了。”谈到为什么爱上天文,桂彬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从年少时抬头一望的少年到如今每年要跑四明山十几趟的“追星人”,桂彬对天文的了解越来越深,还不断用相机记录着不同的星空。“我和几个朋友经常在四明山上通宵拍摄,人家是‘日落而息’,我们是‘日出而息’。”他用玩笑的语气抹去了拍摄过程中的波折。
2022年,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桂彬在市图书馆举办了“星野之光——桂彬星空摄影展”。“摄影展中的二十多幅作品中包括多种天文景观,有星系、银河、星云、星座等。”桂彬告诉记者,“大多数照片是在四明山上拍的,最早的一张拍摄于2012年10月7日。”
桂彬摄影作品
据了解,近两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宁波四明山天文论坛,他们齐聚四明山,共赴一场星空之旅。
借助自身优势 打造学术高地
为什么那么多天文爱好者选择四明山作为观星地?宁波四明山天文论坛又为何选址在此?
“之所以选址四明山,主要是因为它是宁波周边为数不多海拔超过700米的山脉,有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个是气候优势,另一个是光污染相对比较少。”宁波大学副教授、宁波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理事长王成如做出了解答,“光污染越少,越能体现出暗夜的本质,观星的体验也会更好,更能凸显天文学的美好本质,满足天文爱好者的基本诉求。”
选择“宁波四明山天文论坛”这一名称,也有一定的考量。“一方面是为了打响宁波本土品牌,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地域文化。四明山,对于整个明州文化,甚至浙东文化而言,都起到了引领作用。”王成如说,“四明山的海拔比较高,我们希望借此打造一个学术高地,邀请天文学界的‘大咖’齐聚于此,让与会者都能有所收获。”
此次论坛邀请了宁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蔡荣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北京天文馆原馆长朱进,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专家、研究员朱定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浙江省天文学会理事长陈志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田海俊等国内知名天文学者参会并进行了天文主题学术报告。
“嘉兴的观星条件并不理想,我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观星,有的时候是临安的牵牛岗,有的时候是湖州的天荒坪。四明山我也来过好几次,拍深空非常不错。”第二次参加论坛,钱嘉彧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今年的论坛来了许多‘大咖’,都是平时接触不到的‘大神’。”
推动天文教育纵深发展
参加此次论坛的近两百位天文爱好者中,69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他们希望通过参加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天文论坛,将更多的知识带回课堂。
何峰是来自合肥市的科学老师,也是合肥市天文学会理事。“合肥被称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几年天文教育的发展趋势非常好,而我本人对天文也很感兴趣。听说此次论坛有许多在杂志上、电视上、视频里才能看到的‘大咖’,我便慕名前来,收获颇多。”何峰说。
据了解,宁波四明山天文论坛成立之初,就非常欢迎一线教师加入,希望将论坛打造成集大众天文科普教育、天文学术研究、天文教师成长、天文教具开发、天文爱好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跨群体平台。“我们希望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并让天文教育得到重视。”王成如坦言,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天文科技素养也很重要。
“我们的学生之前没有参加过天文类的培训,去年第一次参加小学生天文知识竞赛,成绩并不理想。因此,我想通过此次论坛了解更多,以更好地带领学生学习天文知识。”兰江小学教师康鑫淳参加了此次论坛,受益匪浅,“这两天,很多院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来给我们讲课,晚上还有望远镜操作以及如何观星的讲解。这些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手的教学资源,可以带回去与学生分享。”
来源:余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