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留用”,实现现代新农人“姚振兴”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余姚: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留用”,实现现代新农人“姚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全省“新春第一会”将乡村人才工作纳入“三支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宁波持续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培育了一大批现代“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此,我们特推出“新农记”专栏,宣传各地做法成效,集中展示宁波“新农人”风采。

余姚始终将乡村人才培育放在首要位置。今年以来,围绕省市“三支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实施现代新农人“姚振兴”专项行动,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目前全市动态入库“新农人”4564人,培育省部级“头雁”54人,拥有省级农民田间学校7家,农民普及性培训每年惠及农民5000人次以上,涌现出“四明山耕王文艳”“玥玡湾毛柯翔”“四明红杨梅酒祝欢”等一批卓越的共富“带头人”。

强化招引,人才队伍再上新规模

统筹项目、金融、用能等政策措施,吸引一批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及旅乡人创业创新,累计培育宁波级农创客1056人。加快筹建余姚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联动龙头企业、科技小院、青创农场、特色农业强镇等一系列科创阵地和创新平台,让“新农人”快速找到与自己个性、特长相匹配的创业项目。谋划布局“一区三线三站”新农人孵化平台建设,即打造以梁弄镇为核心的1个“四链”融合集聚区,3条专业型“新农人培育引领示范线”,3个“浙农英才”工作站,形成具有余姚特色的乡村人才聚集新高地。

图片

梁弄镇雅贤村的“半农云耕智慧农场”,通过积极招引乡村数字化人才,开发建设智慧农业物联管理平台、智慧农产品追溯平台、智慧农业能耗平台等智能化农业设施。目前农场带动了1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民土地租金年增收约18万元,村集体租金收益7万元,成了村民眼中实实在在的致富园。

近年来,梁弄镇还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相继引进了科奥生态农场、“红芯”植物工厂等一批生态高效智慧农业产业重点项目。2023年,梁弄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9万元,同比增长7.86%。

深化培育,人才素质再迈新台阶

聚焦产业所需、乡村所盼,集成涉农职技校、科研院所、田间学校等乡村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课堂+田间”“专家+行家”等模式,分类分级开展专业技能、品牌营销、农旅融合、数字赋能等素养培训。以宁波“甬江引才”工程申报、职业技能、职称评审、劳模评选等工作为抓手,做好各类乡村人才培育、组织推荐、人才项目申报工作。今年以来,余姚市农技员杨伟斌获评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农技员”、朱涛摘得“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陈钧魁获评浙江省劳动模范、20人(单位)获评宁波、余姚级劳动模范(集体)。

图片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公布了2023年度“最美浙江人·最美农技员”名单,余姚市泗门镇农业农村办杨伟斌获此殊荣。二十多年来,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二十余项,主持或参与实施中央财政重大推广项目4个、科研推广项目11个,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1000余次,受益农户2万余人次,助农增收6000多万元。

优化服务,人才发展再现新局面

结合余姚“青创最名邑”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乡村人才政策清单宣传力度,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性综合保险试点扩面、“新农人”专项信贷产品等保障服务。在技术攻关和传帮带作用发挥明显的乡村工匠中设立“乡村工匠工作室”,推广乡村工匠“师傅带徒弟”培训模式,搭建技术传授平台。今年以来,新入选浙江省级乡村工匠名师4人,新评余姚级乡村工匠53人,新建成余姚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6家;“四明山耕”共富工坊今年4月获评省级“巾帼共富工坊”。

图片

“四明山耕”共富工坊由“新农人”王文艳创建,工坊通过帮助村民销售桑葚、玉米、樱桃、杨梅等果蔬,开展农产品深加工,通过助农直播间和“四明山耕”小程序等平台进行宣传推介、直播带货。近几年,王文艳带着团队还相继开发了自然探索、夜间课堂、农场夏令营等文旅产品,帮助村民学习网络直播、咖啡制作、轻食料理等技能,提升村民就业能力。目前,“四明山耕”农产品通过电商直播间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年产值达300万元,带动50多位村民就业增收。

来源:宁波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