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大港到东方之珠  舞剧《花木兰》亮相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
宁波
宁波 > 体育娱乐 > 正文

从东方大港到东方之珠 舞剧《花木兰》亮相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

9月14日-15日,由宁波市演艺集团打造的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作为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呈献节目之一,接连两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上演,以团圆之意与香港观众齐迎中秋佳节。

这部诞生于宁波的舞剧自2017年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在超百场的海内外巡演中圈粉无数,不仅摘得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的桂冠,还频频亮相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哥伦比亚“中国文化月”等国际知名艺术节展。七年,《花木兰》邂逅数万名观众,经典历久弥新,从东方大港到东方之珠,《花木兰》再一次起舞香江河畔,惊艳香港观众。

从东方大港到东方之珠  舞剧《花木兰》亮相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

精品破圈 “木兰”燃动香江

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策划,通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表演艺术项目和延伸活动,让广大市民和旅客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藉以弘扬中华文化。

“这次文化节最让我有购票冲动的就是《花木兰》,主要想看看花木兰的巾帼形象如何在舞剧中得到演绎,二来因为她的故事家喻户晓,我熟!”进场前,香港观众吴女士表达了对演出的期待。

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完成使命、追求爱情到回归和平与自由,一条“自我发现”与“自我认同”的故事线在舞台上徐徐展开。一幕幕起承转合,在舞剧《花木兰》中,坚韧与柔情并存的“木兰”被赋予多重性格。

“太喜欢了!之前对宁波的印象是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没想到舞台艺术作品也这么令人赞叹。”香港观众郑女士表达了对于未来看到更多宁波艺术精品的期待。

香港之于《花木兰》,开拓的是“宁波演艺”的硬实力和中国故事的文化“破圈力”;《花木兰》之于香港,传递的是中国民族艺术的东方气韵和同频共振的情感共鸣。

从东方大港到东方之珠  舞剧《花木兰》亮相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

情感相融 凝聚甬港向心力

花木兰之所以深受世人的喜爱,是因为木兰故事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享誉国际的中国文化IP,在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当下,尤为凸显出被广泛接受和欣赏的国际化趋势。此次以民族舞剧的形式登场亮相,让香港观众惊喜之余更有惊艳。

“舞剧《花木兰》演的是‘木兰’,却又蜕变于‘木兰’,所以才能长跑百场,巡演世界。”宁波市歌舞剧院院长刘蔚说。

“不管对于内地还是香港,花木兰其实是我们国家与民族的集体记忆,剧中代父从军的孝道和敢于抗争的民族气节令人动容。”香港观众陈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在传统佳节欣赏传统文化的艺术,有了更不一样的感觉。”

《花木兰》深深勾起港人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感,拉近了与香港人民的心灵距离。

从东方大港到东方之珠  舞剧《花木兰》亮相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

文化相逢 书写甬港人文交流新篇章

据悉,本届香港中华文化节汇聚了内地和世界各国顶尖的艺术家和团体。对于舞剧《花木兰》来说,相较于一次巡演,更多的是一次文化的“对话”。

糅合舞蹈美学与当代思辨,《花木兰》在新时代传播语境下重新讲述历史故事,在现代审美中再现中国传统美学,两者融汇交错、相得益彰,恰好也从另一个角度呼应了甬港两地文化的共同特征:开拓创新与开放包容。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花木兰》此次赴港还专门安排了“普及中华文化艺术专场”,于9月13日下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公开彩排,邀请了香港十余所中小学的1400名学生免费参与,藉以鼓励他们参与文艺活动,共同体验中华文化艺术的精妙。

“《花木兰》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座‘桥梁’,连接起宁波与其他城市。从去年在美国巡演6场,到今天向香港同胞献演,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可以读懂‘木兰’,理解她身上的精神。”宁波市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甬港两地渊源深厚、文化相亲,香港文化行业更是蕴含着浓厚的‘宁波帮’基因。我们期待在《花木兰》之后推动更多作品来到香港,从文化交流层面上演绎更加精彩的‘双城故事’。”

从东方大港到东方之珠  舞剧《花木兰》亮相香港首届中华文化节

(通讯员 吕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