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3天 | 新农人共绘新“丰”景,兴农梦照亮乡村振兴路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倒计时3天 | 新农人共绘新“丰”景,兴农梦照亮乡村振兴路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

浙江省“新春第一会”将乡村人才工作纳入“三支队伍”建设总体部署,为“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破题解难。近年来,宁波大力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吸引、培育了一大批现代“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培育“新农人”2.9万人、农创客8000余人、农村实用人才20.3万人。

如何夯基垒台、重塑体系,全面打造“新农人”成长摇篮?——宁波在实践中给出答案:以“大人才观”广开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之路。

新蓝图,厚植成长沃土

鄞州区以“年薪20万元+”的待遇,首次向全国招募农村职业经理人,咨询报名人数达上百人;2024年宁波市乡村运营CEO路演大赛·奉化站面向全国公开招募乡村运营师(团队),5年最高奖励可达400万元……

宁波之所以愿意如此优厚的条件吸引并培育现代乡村人才,这和其在引才方面的创新策略与全方位支持体系密不可分。截至目前,全市已引进农业领域博士及以上人才近350人,院士人才4人,成立农业科技人才联盟,“甬江人才工程”现代农业领域入选34人,具有现代化特质的头雁队伍初具雏形。

8月27日 ,宁波市“新农人”培育体系建设推进会在宁波开放大学举行,宁波农民学院培训基地正式成立。

自此,独具宁波特色的宁波“1+10+N”现代乡村人才培育体系(即:1个市级农民学院、10所县级农民学校、N个基层农民田间学堂)全面铺开,为培育现代乡村人才搭建了坚实而多元的平台。

“筑巢引凤”“固巢养凤”带来了宁波现代乡村人才的蓬勃发展,如何用才又成了一大难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宁波聚合政府、企业、院所、工坊等多方资源,布局创业创新孵化平台,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各级星创天地33家。

例如奉化区农产品加工科创园,充分将人才聚合到产业链上,推动水蜜桃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实现年产量3.5万余吨,总产值近5亿元。

新矩阵,凝聚发展合力

今年以来,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围绕2024年度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头雁项目)培训班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培训创新形式、讲求实效,为学员量身定制教学套餐,成效显著。

“我们已经在做电商,现在一年能卖100万盆盆景,其中一半是网上销售的。”在9月10日举行的“甬”农优品、共享丰收——2024年宁波市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训班(头雁项目)共富直播间活动上,江北东旭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龙连说。

程龙连的故事绝非个例,在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的政策与支持下,类似他这样勇于探索未知、敢于突破创新的头雁“新农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人才群体中,还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现代“新农人”代表,如引领科技兴茶浪潮的吴颖、深耕杜鹃育种领域的沃科军、以及数字渔业领航者叶宁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发光发热,形成了宁波乡村振兴的“十路人才”阵型。

如今,宁波聚焦千名“头雁”、万名“农创客”,打造现代“新农人”十路人才阵型,全域建设强农兴农的先锋队,描绘出一幅乡村人才奋楫争先、活力四溢的壮丽图景。

新生态,激发创新动力

广袤乡土,大有可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呼唤更多新农人,也为新农人大展身手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今年是陈仲创立电商公司的第10年。作为“农三代”,他毕业后就踏上了回乡创业的道路。陈仲利用互联网优势,采用基地+电商运营模式经营自营品牌“蟹大人”。

在青蟹销售市场中大展拳脚后,陈仲又将目标瞄向了海产品加工中,农产品品类越卖越多,品牌名气也越来越大。同时,一边“奔富”一边“带富”,挖掘本地农创客32人抱团致富,推动新增青年就业岗位近百个。

在宁波,和陈仲一样将“小生产”迈向“大市场”,开启“新业态”的“新农人”,还有许多。

例如带领归本农场创新团队主动调整种养结构,尝试水稻、龙虾立体种养,发展农业劳动研学的汪琰斌;

又如开创“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微商”“农产品+社群”的“三+”销售渠道的阮瑞科……

他们在创业创新的过程中,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打破传统销售模式和规则,让传统农产品打破常规,走得出去,站得住脚,成为助农兴农的“动力引擎”。

展望未来,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激励保障和政策支持,创新营造“新农人”成长沃土,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现代“新农人”培育载体,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人才、农创客,以人才振兴激荡起乡村全面振兴的源头活水。

(凤凰网宁波 诸瑗瑗 谌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