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2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11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22位、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第16位……
近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在《光明日报》发布《2024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在多个重量级榜单上,余姚频频出现,且位置靠前,向人们昭示:余姚是名副其实的百强县市“第一梯队”。
余姚的综合实力强在哪里?年年保持好成绩的秘诀是什么?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又从何而来?
展开时间绘就的巨幅画卷,解码这些问题,七十五载的同心同德、砥砺奋斗,浓缩在一组组数字符号中,向我们呈现了直观清晰的答案。
你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我们力争荣光、使命不渝;
你看,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勤耕不辍、未来可期。
经济实力跨越式提升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是1949年的4489倍、1428倍、2851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余姚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民经济初步恢复。1949年余姚地区生产总值为3497万元,到1964年突破亿元;1949年余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7元,到1978年提升至405元;1949年余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66万元,到1978年增加至4900余万元。
改革开放后,余姚生产力全面解放,经济发展增速强劲,1987年、1996年经济总量分别突破十亿元、百亿元大关;1985年、199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千元、万元大关;1985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余姚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转变,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千亿元,2023年增至1571.06亿元,是1949年的4489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2.0%;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2.42万元,是1949年的1428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0.3%,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17631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划分标准,已迈过高收入经济体门槛;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32.86亿元,是1949年的2851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1.3%。经济实力的跨越式提升,为余姚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2023年,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4%、57.7%、38.9%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75年来,余姚经济从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建国初期,农业占主要份额,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第三产业十分有限,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4.3%、14.3%和11.4%。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成为余姚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到了2023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3.4%、57.7%和38.9%,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农业生产质效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余姚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194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0.46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余姚农业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多元发展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新兴农业蓬勃发展,全市累计培育认定宁波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3家次,形成了茶叶、杨梅、葡萄、榨菜等10大特色产业。2023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3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8.17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2.63亿元。
临山榨菜收割忙。通讯员 陈波 摄
工业主导地位凸显。回首75年,余姚工业经济实现了由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余姚工业生产体系尚未健全,轻工业占比高达84.7%。改革开放后,余姚抢抓时代机遇,快速发展乡镇企业,总量规模日益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余姚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坚持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两条腿走路”,改造提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照明灯具等传统产业,逐步形成以光电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新材料、机器人及高端装备等“35”千百亿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体系,成为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内首批“工业强市”。2023年,余姚实现工业增加值850.36亿元,是1949年的17425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同时,“两园”(中意宁波生态园和浙江余姚人才创业园)、“两镇”(智能光电小镇和机器人智谷小镇)、“两区”(余姚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成为推动余姚经济发展的坚实动力。
余姚机器人智谷小镇。图源:经济开发区
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余姚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369万元,到1978年也只有4279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民主要生活服务需求明显扩大,全市服务业发展环境向好,1993年、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分别首次突破十亿元、百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余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时期”,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611.86亿元,按现价计算,较1949年年均增长14.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49年的10.6%提高到38.9%。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
“三驾马车”奋蹄齐驱
从1980年到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0%;从1949年到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1%;从1990年到2023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4.2%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推动余姚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动机。从1980年到2023年,余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0%。近年来,余姚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平稳推进、从重经济效益到重社会效益的转变,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47.4%、5.5%和4.0%。
消费市场换挡升级。新中国成立以来,余姚商贸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商品市场交易日益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0.11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501.60亿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2.1%。新世纪以来,余姚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层次明显提升,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业态新模式相继出现,汽车、电子产品、金银珠宝、旅游等为主的消费热点领域增长势头强劲。
对外贸易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初期,余姚仅极少数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1988年5月,宁波市余姚进出口公司成立,我市开启自营出口贸易征程。随着新世纪初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余姚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外贸依存度由1990年的2.5%提高到2023年的61.3%,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1063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36.71亿美元,年均增长24.2%。出口商品从过去以农副产品、轻纺产品为主的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23年全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75.3%和12.4%。
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0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669元,分别是1987年的59倍、58倍;15年教育普及率达100%;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1.2%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交通服务方面,解放初期余姚公共交通以水运为主,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余姚逐步构建起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2023年全年公路客运量达46.3万人次,公路货运量达1538.87万吨;城市环境方面,随着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余姚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高,2022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8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6%;2023年城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1.2%。
月季花盛放。苏英英 摄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科技创新方面,余姚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不断增加,2023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10.09亿元,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01家、各级研发机构1106家。教育事业方面,随着“双减”政策逐步落地,余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3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8所,在校学生16.48万人,15年教育普及率达100%。健康余姚方面,2023年末余姚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67家,实际开放病床位数4096张,拥有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396人;乡镇中心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率达100%,城乡二十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公共文体方面,余姚共建成129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行政村村落文化宫、自然村文化活动点以及健身路径“四个”全覆盖。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随着城镇化稳步推进,余姚就业结构深刻变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9万人,新增创业实体2.34万家,创业带动就业11.71万人。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大幅提高,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0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669元,分别是1987年的59倍、58倍;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42:1。在社会保障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余姚加快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3.68万人、37.14万人、46.32万人,本市户籍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2%。
来源:余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