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入墙,海曙收藏了多少秘密?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风雅入墙,海曙收藏了多少秘密?

要说藏书界的“顶流选手”,天一阁当之无愧。

但说只有天一阁,可有点“孤陋寡闻”啦

因为,海曙的“宝藏”藏书楼可远不止于此。

穿梭在海曙的大街小巷,总会与各样的藏书故事不期而遇。

图片

天一阁

作为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天一阁给宁波建立了私人藏书的传统。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你知道吗?虽说天一阁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但其中流传下来的范氏原藏书仅1.7万卷,其他的书从何而来?

因为对天一阁“疼爱有加”,宁波许多著名藏书家和他们的后人,都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捐赠给天一阁,把天一阁作为藏书的最好归宿。

开放时间:8:30-17:30

闭馆前半小时停止售票,票价:30元/张

地址:宁波市海曙区天一街10号

联系电话:0574-87293856

伏跗室

图片

图片

其中,不得不提冯孟颛的“伏跗室”藏书。从“天一阁藏书三分天下,冯捐其一”的说法,可见其份量之重。

“伏跗(fū)室”,听名字有点奇奇怪怪,却是民国年间宁波最负盛名的藏书楼。“伏跗”之名,源于《文选》中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狡兔跧伏于柎侧”,其中“柎”通“跗”,有不求闻达、专心治学之意。屋室的主人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跟天一阁、白云庄等颇有渊源。

冯孟颛藏书是为了读书,他说:“中国的书是可以读完的”。他通读所藏的十万卷书籍,而且是精读。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及对书籍的热爱,冯孟颛成为有名的目录学家、版本学家、文献校注家,有着鉴别古籍的“火眼金睛”。

后来,冯孟颛将所藏书籍及藏书楼无偿捐给了天一阁。他的捐赠义举也影响一批人,此后陆续有朱氏别宥斋、杨氏清防阁、孙氏蜗寄庐、张氏樵斋等几十位藏书家的藏书入藏天一阁,使天一阁的藏书总藏量远远超出了范钦时代的规模。

开放时间:8:30-12:30;13:30-16:30;周一全天闭馆

地址:宁波市海曙区孝闻街91号

盛氏花厅

图片

图片

说起民国藏书,不能不提“盛氏花厅”。听起来像赏花游乐的地方,却是藏书之地。这座位于郁家巷的藏书楼,原是清代学子林廷鳌的藏书、研读之地,名为“近性楼”。然而,到了清末民初,这座楼被甬上知名人士盛炳炜购得,改名为“盛氏花厅”。

史书上记载,林廷鳌爱读书,时常在自家居宅旁的这座楼阁内举行聚会,邀约甬上志同道合的友人,或挥毫泼墨、或抚琴鼓瑟,可谓名士雅集。

后来,“近性楼”归到了浙江学政盛炳纬门下。当年,盛氏辞官荣归故里之后,觉得这小小庭院,处处亭台楼榭,投射出清静幽雅之气息,正是读书人心驰神往之境,就将整座楼房辟为书房,潜心读书治学。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曾经担任过相当于现代“省教育厅长”官位的盛炳纬,回到宁波故乡后,热心公益事业,扶持地方办学兴教,在清末民初,为培养众多具有维新思维的工商业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

烟屿楼

图片

图片

在桂井街边的共青路上,藏着个有诗意般名字的藏书楼——烟屿楼,因该地历史上为月湖十洲之一的“烟屿”,故名。藏书楼的主人徐时栋,也是一位上承万斯同、全祖望先哲,下启冯孟颛、张寿镛等后秀的甬上著述大家。

徐时栋自幼喜好读书和聚书,尽管家有藏书数千卷,却仍然觉得不够,于是时常访书购书,其21岁所编的《新故书目录》,共著录书籍三百七十八部,一万二千八百八十一卷,初步反映了他早期的藏书规模。

藏而致用,是徐时栋藏书的主要目的,他在书目卷首的自叙中讲道:“置书以宜读之书为务,奇僻之书无所宝也。故吾家所有书,大约皆布帛菽粟。”

徐时栋的藏书楼曾两遭火劫,但徐时栋藏书之志不减,于是重建新宅,取名水北阁,意在以水克火。徐时栋去世后不到40年,水北阁的部分藏书又散失了。再后来,因旧城改造,位于亨六巷2号的水北阁,被迁入天一阁南园。

作为一代名师,徐时栋的藏书理念和行为还直接影响了周边的朋友和学生,形成了一个颇为可观的藏书家群体,发扬光大了宋以来的宁波藏书风气。

国庆假期即将结束

此刻的你是否依旧身陷汹涌人潮

抑或是准备收拾心情

迎接不远的工作日?

此时,不如拿起身边的一本书

来一场精神的快乐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