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城区一景 樊建威 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养老、托幼、医疗、环境、精神文化需求、基层治理……既是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民生领域长期以来的痛点难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宁波市奉化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推出“我们的家园”专项行动,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身边事做起,突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全域发动、全民参与、全城覆盖,进一步激发全区上下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合力建设“和乐、和美、和谐”的幸福品质家园,持续提升与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健康美丽新城区相匹配的家园品质。
创新行动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的家园”是引领群众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旨在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2020年5月,奉化区召开建设“我们的家园”动员部署会,围绕乡村、道路、河道、田园、街区、墙体、庭院、店铺等开展“八大美丽”专项行动。作为宁波市最年轻的区,自2016年11月撤市设区以来,当时的奉化在全面融入宁波主城区的进程中已有明显进展,但在城乡面貌、市民文明素养等方面,距“五年一个新奉化”的目标,仍有差距。
“奉化亟需一场更彻底、范围更广的‘美颜’行动,‘我们的家园’恰逢其时。”奉化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群众对城乡品质提升的呼声很强烈,奉化也希望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市容变好、村貌变新、秩序变优、环境变美。
西坞街道美丽庭院 奉化区文明办供图
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家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开展“我们的家园”专项行动以来,全区城乡环境和人文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为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差异化需求,奉化升级打造了“我们的家园”2.0版:通过全面开展共建“我们的家园”活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的家园”2.0版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风尚,从家庭、村社、镇街、区级四个层面统筹发力,群众出力、志愿给力、部门助力,共同打造和乐人家、和美村社、和谐镇街,共建共享“我们的家园”。行动通过培树“家园和”、弘扬“家园正”、深化“家园爱”,践行“家园日”、倡导“家园礼”、推进“家园美”,深耕“家园红”、建设“家园路”、营造“家园美”,目标是到2026年,每年创建千户“和乐人家”,三年打造百个“和美村社”,逐年建设“和谐镇街”全覆盖,每年举办“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出台“家园指数”,建成家园展(馆)。
共建共享
新时代美丽幸福文明家园
开展“我们的家园”行动,需妥善解决如何建设群众满意的家园及怎样依靠群众建设家园的问题。岳林街道迎恩社区通过创新实施“345家园工作法”,固化了“家园日”“敬老日”“邻里日”三个文明实践主题日,开展“分分园美”“清清河美”“整整庭美”“洁洁家美”四大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实施“五心”惠民品牌项目,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切实提升了居民参与文明实践热情和幸福指数。
道路变整洁了,交通更有序了,村貌焕新带来乡村“出圈”,这是“我们的家园”行动开展以来,群众最直观的感受。“我们的家园”通过持续深化“美丽河道”“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围墙”“美丽街区”等“奉邑之美”系列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常态化检查机制,推进河道净化、田园美化 、庭院文化、围墙优化、街区靓化。至今,奉化已创建“美丽庭院”5000余个;全区283个行政村中,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达279个。
东山村民宿 奉化区文明办供图
美丽庭院催生“美丽经济”。在溪口镇网红民宿村东山村,“我们的家园”行动为民宿村的发展注入新动能。近年来,随着进村道路的拓宽、智能化零等、景观改造等工程项目的陆续实施,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村集体以及村民增收致富。
“一老一小”关乎每个家庭。关注妇女、儿童、老人等群体的“关键小事”,奉化搭建了多元化多渠道社会帮扶“保障网”。在蒋家池头村有一个老年食堂,食堂采取“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法,确保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此外,专项行动还整合了文广旅体、卫生健康、消防、供电等部门资源,带动政策、资源、人才下沉,通过定期开展送礼仪、送文艺 、送健康、送关爱 、送安全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文明有礼新风尚,是家园建设的灵魂和内核。“我们的家园”2.0,以“共建‘我们的家园’展示文明奉化形象”为主线,推动城市文明、乡风文明大提质,广泛倡导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习惯,居民的文明意识正在从“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各镇(街道)还发布了“浙江有礼·奉化等你”区域品牌,并同步开展市民文明素养养成行动,通过开展集体婚礼、“文明储蓄”系列活动、“光盘”行动等,进一步打响“奉邑十礼”品牌,深化移风易俗。
专家点评
黄祖辉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我们的家园”行动,突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全域发动、全民参与,充分激发了百姓的“家园意识”,对于奉化这样一个年轻的区来说尤为重要。尤其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更加要注重人与人的融合,这个融合包括新老奉化人之间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融合。从社会治理层面而言,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投身社区治理,能有效促进各方人员在参与中融合,有助社区稳定和谐发展。
在乡村,“我们的家园”行动可以说是“千万工程”的再升级、再深化。“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更高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的家园”行动从人居环境整治切入,进而向外扩展和迭代——通过共建共享,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心的身边事做起,通过带动政策、资源、人才下沉,提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中国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农村老百姓的行为准则,好的文化习俗能凝聚人、激发群众的自觉性,通过资源下乡能进一步唤醒乡村文化,从而激发共建美好家园的热情,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风貌 奉化区文明办供图
龚虹波
宁波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博导,宁波市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首席专家
近年来,浙江省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积极推进“三治融合”,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奉化市的“我们的家园”行动,作为这一背景下的重要举措,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行动通过广泛的群众参与,充分体现了基层自治的重要性。该行动突出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形成全域发动、全民参与的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也有效推动了基层自治的实现。与此同时,奉化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相关部门和单位职责,为行动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支撑;形式多样的有礼实践行动,则聚焦生活中的小事、小节,将有礼具象化,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以德治激发基层善治活力。
“家园日”活动 奉化区文明办供图
群众说
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香港侨商联合会会长、宁波市侨商会永远名誉会长徐旭昶:
“我们的家园”建设成效显著,村庄环境旧貌换新颜,现在走在路上不要说大件垃圾,连塑料袋都很少见了,黑色的柏油马路贯穿村庄、美丽田园绿意盎然、清澈的溪水又有鱼的踪影了,是真正的梦想中的家园。期间,我也组织了浙江省国侨书画院书画大师,热心侨商、侨属等一起通过书画写生、爱心助农、云种水稻等多种方式加入到“我们的家园”建设中,真的很有意义。
大堰镇三溪村村民董佳国:
我们三溪村位置偏僻,以前每次坐公交进城看病都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十分不便,现在医疗服务队有下乡服务,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完成就医,实在是太方便了。
长岭村志愿者徐丽娜:
我们村以前环境卫生不好,也很难发动村民一起开展环境整治,尤其清理门前屋后堆放的杂物难度较大。经过长时间整治,蚊子苍蝇少了,环境好了,村民也会积极主动参与到环境清扫志愿活动中来。
新奉化人陈光菊:
我是2005年来奉化的,感觉奉化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岳林街道各村社每月15日、28日都会开展“家园日”活动,为居民送健康、送关爱、送文艺等,有幸我也参与其中,我参与春天社区志愿服务,为居民免费理发,为“我们的家园”建设出份力。
来源:文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