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黄宗羲、方孝孺……这本书背后的宁波故事你知道吗?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王阳明、黄宗羲、方孝孺……这本书背后的宁波故事你知道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先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与地方相依共存,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独特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触摸中华文化脉络?一直以来,这对中小学生培塑家乡情、民族魂和中国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这套起源于宁波的丛书是如何诞生的?进入校园月余,丛书的效果如何?未来,我们又将如何推动优秀先贤文化走到孩子们身边?

图片

近日,《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图为研讨会会场现场展示的丛书书籍。浙江人民出版社供图。

起源于宁波的丛书

今年9月28日,《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正式发布,随后进入全省中小学全面推广试用。

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王阳明故居管理部副主任方敏出席了新书发布仪式。“这套先贤教育丛书的推广使用,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更自觉、更自豪地将优秀先贤精神传承下去。”发布仪式上,方敏如此评价。

而说到丛书的起源,方敏至今印象深刻。

2023年11月,中央和省级宣传部门的领导在余姚考察期间,对王阳明故居进行了参观。方敏作为阳明文化传播者和家长代表,分享了其儿子对王阳明的崇拜。“当时我儿子说,王阳明是我们余姚人,他可真厉害!不用刀剑打杀也能打胜仗!我长大也要像他那样!”

一个无意中的分享激发了在场听众对如何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思考。

进一步了解后,他们发现,近年来,余姚以王阳明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为引擎,秉持“文化浸润每个生命幸福生长”教育理念,发挥学校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探索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余姚路径。“阳明文化”纳入学校地方特色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开设相关课堂,还专门推出了以阳明文化为主题的地方专题教育材料。

不久,省委宣传部又深入余姚调研。越调研,越多人感受到优秀先贤是一项独特的教育资源。

“优秀先贤与本地人缘相近、地缘相邻、文缘相通,有些还是血缘相连,让人有天然的熟悉感、亲切感,是本地历史传统文化的筋骨所在。”省委宣传部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调研评估后,省委宣传部决定把余姚的经验推广到全省。

于是,各地开始推荐先贤。最终,包括王阳明、黄宗羲、方孝孺在内的13位在浙江历史上有较高知名度、较强代表性,在现今仍有较大影响力的思想大家、文化名家,成为首批优秀先贤专题教育材料人选。这些人物以其卓越的思想品德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被选为教育典范。

在方敏看来,这13位全省优秀先贤人物教材,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又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修养,规范了他们思想品德。“我认为这是一套有趣味性的故事书、有思想性的启蒙书、有教育性的教科书。”方敏提到。

从无到有的教育创新

“宁波人杰地灵,文化教育延绵不断,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教育研究人员,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有机会编写这样的专题教育教材,这种‘文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高屋建瓴更让我充满着深深的感激和感恩。”余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郑水军表示。

2024年1月,教材编写正式启动,宁波此次共有王阳明、黄宗羲、方孝孺3位名贤大儒入选,作为《王阳明》《黄宗羲》卷执行主编,郑水军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

由于教育材料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普及性书籍,既要符合培根铸魂价值,也要体现地方区域的特色,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为确保乡贤专题教育材料编写工作顺利、保质、按时完成,既不能编成语文教材,也不能编成历史教材,郑水军带领团队教师主动放弃寒假、春节,用几个月时间完成了系列教育材料的编写校对工作,前前后后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图片

为了让学生能在妙趣横生的故事里学习先贤文化,郑水军和团队精选了200余个典故中的64个代表个人特质的典型事例,重点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主要贡献、理想追求和经典事例。并将原著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并设置导语、注解、对话、卡通人物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先贤文化。

为了让学生在可学可感的体系里感悟先贤精神,他们反复确保材料符合适龄段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通过反复修改和试读,确保材料的贴近性。全书采取总分逻辑关系,设置目标导学、先贤印记、故事明理等板块,体现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的接受层次。

为了让学生在丰富多元的场景里涵养先贤品质,郑水军则设置了“问题探究”“故事明理”,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激发对先贤思考探究,促进主动学与思。书中通过绘制板报、创排情景剧等方式,进一步延伸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的维度广度。此外,郑水军还创设了“古迹研学”板块,精选实地探寻古迹100余处,将先贤事迹的学习与研学活动紧密结合。

“开发先贤教育丛书、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让教育生根、让文化自信,让文明繁盛,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们也将持续以文化的教育来推进教育的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悄然为人生奠基,让青少年成为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继承者、践行者。”郑水军说道。

从选题策划、组建编写团队、拟定书名、专家审读、编校出版到传播发行,全省各地的专家们和郑水军一样,以“宵衣旰食”般的精神推动工作。今年9月,《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丛书共13卷26册,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已在全省各地中小学中推广试用。

全市推广,深化先贤文化教育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近日,阵阵清脆的童声从余姚市阳明小学传习楼传出。该校402班班主任陈泽胜以阳明先生96字家训《示宪儿》为开篇,开启了每周一次的地方教材课程教学。

图片

陈泽胜带领同学们学习《示宪儿》,来源姚界客户端。

“同学们,当面对他人错误的思想或行为时,当面对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时,你会选择怎么做呢?”近日,余姚市阳明小学402班班主任陈泽胜开始了《走近王阳明》的教学。

当天的课堂上,学生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朝堂直谏”。王阳明为什么要向皇帝直接谏言?他在朝堂直谏后遭遇了什么?面对迫害,他是怎么做的?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阅读文章、相互讨论、踊跃发言,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王梓轩深有感触地说:“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我明白了阳明先生是一个有原则、有志向的人,他在利益面前不受诱惑,遇事沉着冷静,对我的启发很大。”

作为执教老师,陈泽胜对《浙江优秀先贤教育丛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逻辑清晰、内容全面、层次丰富。

近日,在慈溪市胜山镇的一场“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上,老师们带着孩子读起了丛书的《黄宗羲》篇章。“黄宗羲专题教材定位在‘孝德’和‘文史’。我们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黄宗羲的人生历程,重点学习他的孝、悌、忠、信等良好品质,品读他作为‘鸿儒’‘思想家’的造诣与贡献。”阅读过程中,老师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增强孩子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编写传统文化的书籍有不少,但这样一套全省域、系统性、体系化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丛书的编写称得上是一次创新探索。”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新华社原副社长、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编委会主任路建平如此评价。

同时,路建平提到,“在编写的过程中组建了一支由研究工作者、出版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高水平队伍,推进形成这套高水平丛书,从历史经典中取力量,从创新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保持了浙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下一步,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将宁波乃至浙江的优秀先贤教育纳入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纳入‘我陪孩子读经典’活动,通过家长陪读、老师引读等方式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接触先贤文化。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启智增慧的育人作用。”宁波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文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