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智防技防,余姚向漕江的“水清密码”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人防智防技防,余姚向漕江的“水清密码”

图片《中国环境报》报道

日前,《中国环境报》报道了

《压实责任 铁腕施治向漕江整治工作顺利完成》文章。

近年来,余姚积极响应市级号召,

推动落实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

为向漕江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起来看报道~

宁波市余姚市生态文明促进中心(生态环保委员会办公室)近日组织相关市直部门,通过2023年度1号挂牌督办问题“梨洲街道扶贫开发区向漕江水质”问题的验收。至此,历时11个月,投资1200余万元的。治理后,经多月监测,河道水质已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至Ⅳ类水标准。河道的科学施治,为余姚市提供了宝贵经验。

聚力攻坚,盯紧“精准治”目标

科学开展溯源排查。余姚市聚集水环境治理、市政管网、水利设施建设等领域专家,以全面普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前期研判中提出的可能性问题进行验证。

系统制定治理方案。根据排查结果,余姚市印发市级整改工作方案,对整改目标、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完成期限、资金来源等进行明确,进一步压实各相关部门和属地镇街责任,为向漕江系统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可操作的依据。

严格把控工程进度。围绕“推进园区企业雨污分流改造”“实施园区雨污水管网修复提升”“推进全域内老旧地下管网改造”“开展入河排口治理”“开展小微水体治理”“构建水质全方位监管体系”6项重点工程,余姚市生态文明促进中心(生态环保委员会办公室)每月调度整改进度,经常性开展实地走访指导,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纠正工作偏差,对工程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督促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整治前

图片

整治后

图片

图片

长效管控,严防“反复治”的风险

构建智慧监管体系。余姚市在茂盛路、振兴路主要的市政雨污水井内加装电导率及液位传感器,对向漕江重要点位加装视频监控,运用现代化智防、技防手段,构建“监控—预警—追踪—取证—查处”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实现对向漕江水质的全方位管控,保障水质稳定达标。

细化长效管理机制。余姚市完善修订《梨洲街道扶贫开发区管理办法》中关于生态环境及安全模块,制定《向漕江振兴路、茂盛路雨污水管网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向漕江日常保洁及环境管理制度》等,明确日常管理主体和责任落实主体,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及对河道突发性污染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的能力。

实施专业监督指导。余姚市加强市生态文明促进中心专业治水队伍建设,以点扩面,开展常规性督查巡查和“回头看”工作,实施“一河一图一清单”挂图作战。

来源:宁波五水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