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西兰的锦旗。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一面锦旗上所印的感谢语。
近日,海曙月湖街道迎凤社区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两面锦旗和一封亲笔书写的感谢信,寄件人是68岁老人赵志坚,他是96岁独居老人赵爱玉的侄子。
“我平时定居海外,嬷嬷曾给予我许多关照和人生建议,因此时常惦念。”赵志坚说,“上周我来甬探望老人,她向我提及最多的就是社区对她的关心。”
节日礼盒、传统美食、社工的“名片”……在两人交谈时,赵爱玉向他讲述了不少“社区礼物”的由来,赵志坚印象最深的是印有社工周机妙联系方式的“名片”。“老人说有任何困难可以随时拨通这个号码,这句话让我很安心。”
赵志坚手写的感谢信。
谈及居住在月湖的感受,赵爱玉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儿女年事已高,来往不便。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充当起儿女的角色,每周都来看望我,陪我拉家常;志愿者也经常上门,送来亲手做的粽子、蛋黄酥等传统美食。”
“看到家乡能把老龄工作做得如此细致入微,我感到无比欣慰,也为年轻社工如此尽职尽责、爱岗敬业而感到敬佩。”赵志坚在感谢信中真情流露。
在老年人口密集的月湖街道,老龄工作已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
社区工作人员在看望赵爱玉老人。
“在迎凤社区,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有七十多位,让他们住得安心是我们的工作重心之一。”社工周机妙表示。
赵志坚口中的“名片”,其实是社区向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发放的“甬网服务连心卡”,居民有需要可随时拨通卡片上包片联户社工的电话;赵爱玉所说的志愿者是“邻舍家”美食团队,喜欢烹饪的居民时常制作“拿手好菜”送到老人家中。
“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赵志坚在感谢信中写道。
来源:文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