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
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
发布2024年宁波市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147.7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5.4%
粮食播种面积179.2万亩,比上年增加6.6万亩,增长3.8%。粮食总产量76.6万吨,增加1.6万吨,增长2.1%。粮食单位面积产量427.4公斤/亩,减少7.3公斤/亩,下降1.7%。
猪牛羊禽肉产量10.0万吨,下降2.7%;牛奶产量4.2万吨,下降4.6%;禽蛋产量3.7万吨,下降4.8%。
水产品总产量124.2万吨,增长5.5%。
年末生猪存栏51.1万头,下降4.6%,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6.8万头,下降1.2%。全年生猪出栏98.0万头,下降6.0%。
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8%。
01.分门类看
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3.2%,制造业增长7.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
02.分行业看
36个行业大类有2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为63.9%。增加值规模前十大行业“九升一降”,其中汽车制造、金属制品和计算机通信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5%、15.9%和9.6%,均高于规上工业增速。
03.分企业规模看
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6.6%,中型企业增长11.1%,小型企业增长6.1%。
04.从销售情况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产值25646.4亿元,增长7.0%。其中,出口交货值4247.1亿元,增长10.7%;内销产值21399.3亿元,增长6.3%。
05.从新兴产业看
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和战略新兴等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13.8%和12.9%,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71.8亿元,增长9.5%,实现利税总额2068.9亿元,增长6.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分别增长18.2%、8.4%和6.5%,增速分别高于服务业增加值13.2、3.4和1.5个百分点,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4.1个百分点。
商品销售额增长11.0%。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6万亿元,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分别增长7.5%和11.7%。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3.8亿吨,增长4.0%,其中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6.9亿吨,增长3.2%;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3930.1万标箱,增长11.3%,其中宁波港域集装箱吞吐量3577.9万标箱,增长10.8%。
01.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
02.分领域看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9.2%,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能源水利增长37.6%;制造业投资下降0.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5.6%。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796.3万平方米,下降11.7%,降幅比上年收窄8.4个百分点。
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1.2亿元,下降2.5%。
01.按消费类型分
商品零售2016.2亿元,下降2.7%,餐饮收入135.0亿元,增长1.8%。
02.按商品类别分
限额以上主要商品类别中,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好,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4.2%、43.6%和34.5%,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占汽车类的比重达49.3%,比上年提高14.6个百分点。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4.4%、18.0%。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759.7亿元,增长11.5%,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5.3%,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出口9455.3亿元,增长14.1%,进口4747.2亿元,增长5.6%。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09万亿元,增长13.0%,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6.6%。
前三大贸易伙伴增势良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额分别增长11.4%、15.3%和20.7%,合计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7.2%。
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增长稳定,机电产品出口额5401.2亿元,增长14.8%,占出口总额的57.1%。其中,家用电器、汽车零配件出口额分别增长17.1%和13.8%。
01.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10元,名义增长3.7%,实际增长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203元,名义增长5.9%,实际增长5.3%。
02.从收入来源看
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0481元,增长3.0%;经营净收入12693元,增长2.8%;财产净收入8013元,增长4.2%;转移净收入13619元,增长10.1%。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8366元,同比增长6.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285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385元,增长7.3%。
01.分类别看
● 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3%
● 衣着价格上涨1.5%
● 居住价格上涨0.3%
● 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
● 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8%
● 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3.0%
● 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
●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9%
0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
● 鲜果价格下降6.9%
● 粮食价格上涨2.5%
● 猪肉价格上涨3.6%
● 鲜菜价格上涨4.4%
12月份,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1%。
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年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0.1%。全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年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0.9%。
附注
(1)根据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宁波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7146.6亿元。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
就2024年宁波市经济运行情况
做了权威解读
↓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宁波坚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推动经济规模和质量迈上新台阶,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坚定扛起“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01.经济增长的“量”持续扩大
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81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20.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从趋势看,一季度增长5.6%,实现良好开局;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压力有所增大,分别增长5.4%和5.3%;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显效发力,推动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全年增长5.4%,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呈现“前高、中稳、后扬”的走势。
(一)生产供给稳步增加。
一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8%,其中渔业产值增长5.6%,贡献率为60.6%。扎实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实现“九连增”,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全面增长。
二是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工业增加值增长7.5%,增速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1%,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7.0%,产销率98.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升至80.7%,高于上年2.3个百分点。
三是服务业加快增长。推进服务业“百千万”工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0%,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业、金融业、营利性和房地产业分别加快6.8、0.5、1.7和0.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54.1%,占比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二)市场需求稳步释放。
从投资看,开展扩大有效投资攻坚行动,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投资完成额居全省第一。尽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1.4%,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9.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增长25.9%,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拉动投资增长5.9个百分点。
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部分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其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4.2%、43.6%和34.5%。
从出口看,受外需回暖和“抢出口”驱动,进出口总额1.42万亿元,增长11.1%,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额9455.3亿元,增长14.1%,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出口额和出口额跃居全国城市第五和第四。
(三)要素保障稳步推进。
一是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全社会用电量1157.2亿度,增长12.2%,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2.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4.6%。
二是港航交通回暖向好。货运量增长8.7%,货物周转量增长11.0%,客运量增长8.6%,旅客周转量增长4.6%;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1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3900万标箱,保持全球第一和第三,宁波舟山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跃居全球第八。
三是金融存贷款持续增加。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66万亿元,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分别增长7.5%和11.7%,存贷款增量均居全省第一。
02.经济发展的“质”有效提升
(一)新兴动能塑造新优势。
一是新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和战略新兴等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5%、13.8%和12.9%,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快于规上工业7.8、6.1和5.2个百分点。
二是新产品供给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产量39.5万辆,增长139.3%,带动充电桩产品产量增长20.2%;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8.9%、34.8%和31.8%。
三是新兴服务业活力彰显。1-11月,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0%,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4.0%,其中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分别增长48.5%和10.7%,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62.2和7.1个百分点。
四是新型消费业态蓬勃发展。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限上零售额增长11.5%,占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5.3%,较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消费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增长34.5%。
五是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实施科技创新“强基登峰”工程,2023年创新指数提升幅度居全省首位。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0.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高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个百分点。1-11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8.9%,增速比营业收入高1.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2%,同比提高0.02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39.3%,高于营业收入增速21.2个百分点。
(二)政策效能激发新活力。
一是设备更新投资保持增长。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全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额增长5.9%,高于总投资增速7.3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为12.7%,占比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二是以旧换新潜力持续释放。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等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24.4%和18.0%,比前三季度分别加快4.3和11.8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三是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回升。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作用下,活跃度有所回升。从价格看,12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5%;从销售看,四季度当季商品房销售面积198万平方米,增长31.2%,全年降幅从前三季度的20.5%收窄至11.7%。
(三)发展主体展现新气象。
一是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截至年末,累计实有各类经营主体数量142.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6%。创新企业梯队持续扩容,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1家、累计104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0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164家,增速均居全省第一;113家企业入围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增量居全省第一;新增省“雄鹰”企业13家。
二是民营经济充满活力。全市实有民营经济经营主体 137.5万户,占实有各类经营主体总量的96.7%。22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较上年增加2家。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8%,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8.0%,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0.4%。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6.6%,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效益稳步改善。1-11月,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9%和9.5%,分别比上年提高9.2和22.2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为5.2%,赶超全省平均水平(5.0%),亏损面23.0%,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8.1%,增速创2022年6月以来新高,利润总额增长0.3%,年内首次转增。
(四)共富先行取得新成效。
一是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3110元和51203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为1.62,比上年缩小0.04,连续21年呈缩小态势。加强低收入农户帮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2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5%,增速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4.6个百分点。
二是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深化共富集成改革,制定山区海岛乡镇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占比达70%。各区(县、市)经济总量极值比从2023年的3.64缩小至2024年的3.3;地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比为1.4,比上年缩小0.01。
三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25%的低位。保供稳价成效明显,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6%,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0.3%。民生投入继续加大,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3.9%和6.0%。民生补短板投资持续推进,公共服务投资增长7.6%,其中教育设施投资、文化艺术业投资分别增长16.6%、22.7%。
四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深入打好蓝天碧水清废净土保卫战,预计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3%、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8.9%,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13年提升。垃圾分类整体工作位居全国大城市首位。
来源:宁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