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春︱镇海学子传承“澥浦农民画”
宁波
宁波 > 乐游宁波 > 正文

非遗焕新春︱镇海学子传承“澥浦农民画”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

宁波校园一直普及和传承非遗

来看镇海学子传承非遗

澥浦农民画


“承古·萌新”——澥浦农民画

澥浦农民画是澥浦镇民间文化的一大瑰宝。镇海区澥浦中心学校深耕传统文化,2011年正式获批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农民画创作传承基地,陈丽丽老师也被评为“镇海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发“海娃农民画”校本课程,让学生在绘作益美中“承古”,在变式创美中“萌新”。

笔端幻化——承

图片

云肩

图片

画作

“承古”板块作品多为民俗文化和特色主题相结合的精品画作,凸显农民画课程化和社团化,学生在知画理,学技法,勤作画,留画影中濡染、沁润、探究、研磨、收获精品,既在精描粗绘中复现了农耕生活、校园生活,也在怡情、益美中抒展个中情思、乡野情怀。

此外,学生还结合农耕园、木工房、中国传统民间文化,创新材质,制作出集实用与美观为一体的花样展板、宣纸扇子、装饰云肩、牛皮纸袋等作品。幅幅妙作无不展现属于澥浦中心学校的“艺术名片”。

绘艺凝趣——萌新

图片

抱枕

图片

非遗衍生品

“萌新”板块以“变式思维”为核心,展陈了着眼当下,链接生活如口罩、包包、餐巾纸盒、杯子、抱枕、鼠标垫等特色“农民画衍生品”。一个个别具一格的作品让农民画从平面走向立体,在传承与创新中开创了新的艺术天地。

学校以自然为元素,展出了象征着农民画承古朴民俗,萌现代新姿的“生命之树”。学生还结合农民画绘制了鱼形展板和家庭卫衣,既宣传昭示“年年有余”的澥浦本土“鱼文化”特色,也希望农民画能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为新一代的澥浦人,在坚守中传承,在变化中发展,以创思赋能这份新时代下独特的审美艺术,引导学生在“美”的沁润中“心向阳,行向美”,不负乡村振兴与乡村美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