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善治的“鄞州解法”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县域善治的“鄞州解法”

东郊街道仇毕社区社会企业为居民送上“文化大餐”。

首南街道党员志愿者为外卖骑手送清凉。

2月6日是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社会工作部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这个新部门为推动基层治理,展开一系列努力:

牵头开展基层组织“滥挂牌”专项整治,确保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员落实“两个50%”;推动落地6个“鄞商会客厅”,选聘100名两新党组织书记担任“营商环境体验官”参与监督服务;紧抓人才队伍建设,全区社会工作持证人才增长至6533人、高级社会工作师增长至2人,在社会工作领域新增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才5人、入选宁波市首批志愿服务专家人才库8人,让更多一线社会工作者趋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发展……

基层基础夯实,是社会工作部牢牢把握的关键,推动县域善治,是社会工作部始终努力的方向。鄞州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当先锋、作示范,社会工作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2个案例入选全国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8个案例入选社会治理全国典型,连续5年入选全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连续6年入选浙江省社会治理十佳县(市、区)。

方式创新 与新就业群体双向奔赴

近日,鄞州在明楼街道试点全域推进“甬爱小区”建设,在25个小区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量身定制了30个迷你暖心驿站,将“甬爱E家”服务做细做精。

这是鄞州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一个缩影。

深入“小哥”最集聚最活跃的商业街区,鄞州在全市率先打造潘火街道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牵引作用,联合爱心商户、辖区企业等力量,持续扩面建成商户礼遇、零工驿站、子女托管等友好场景,多措并举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积极动员百余名外卖骑手、快递小哥加入网格巡查、平安宣传等志愿服务队伍,凭借灵活、门清、面广的独特优势,成为社区治理的好帮手。

除了各项关爱活动,鄞州区委社会工作部还从法律、制度层面,多方位构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体系,与鄞州法院等10家区级部门签署《关于新就业形态规范、保护与纠纷化解的合作协议》;成立全市首家新业态劳动用工调解工作室,对工作室的调解场所、调解团队、调解机制、调解服务进行全方位迭代升级,用心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

场景迭代 社区“分类”“共治”同步深化

邱隘镇明湖社区通过链接老年大学、高校志愿团队等资源,免费开设瑜伽、走秀、智能手机使用等课程,让拆迁安置后的居民生活更丰富;下应街道海创社区作为全市超大型社区的典型,通过“志愿者+公益币”模式撬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打造“海多多工单系统”“邻里直聘”等12个分类治理微品牌,助力社区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省市级以上荣誉61项;中河街道城兴社区打造“众筹+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行居民众筹共建“共享楼道”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基层指导、群众主导路径完成13个楼道改造,相关做法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

鄞州现有社区186个,其中,既有商品房型社区,也有拆迁安置型社区,还有各类小区集聚的混合型社区。各社区的实情不一、治理模式也千差万别。

为此,鄞州按照“一画像四清单”摸清社区的问题需求、社区资源、治理服务和特色项目,通过引导开展支部联学、人才联育、资源联享、空间联建,推动创研一类组团联建“微治理”项目、创设一个社区治理人才选育中心、创育一组社区治理“达人天团”、创建一套分类治理资源配置机制、创新一批组团联建特色案例,以“四联五创”模式指导全区社区100%实施分类治理,新增明楼街道和丰社区、福明街道江城社区、东郊街道仇毕社区3个社区入选市级现代社区。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社区发展内生动力,鄞州在全省、全市先行,先后成立了仇毕星悦、黄鹂悦鸣等16家社区社会企业。与一般企业不同,社区社会企业以有效追求社会效益为根本目标,持续用商业手段提供产品或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增强社区发展活力。为持续提升“营社环境”,鄞州区出台全市首个全面培育扶持社区社会企业的政策性文件,为社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力量凝聚 持续壮大社会工作者队伍

创新社会治理、做好社会工作,人的因素最重要。

作为典型的商品房型社区代表,潘火街道香园社区总人口超7000人,注册志愿者1635人。该社区通过整合党建联建、社会组织、居民达人三方力量,推行以邻聚邻、以团带团、以社促社的志愿服务模式,激励居民参与,激发治理活力,被列入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

在网格中,也活跃着多元治理力量。去年,福明街道一名失智老人走失,被居民发现后通过微网格“一楼一群”上报,网格员在信息比对后将情况流转至街道全域各网格,最终确定老人住址,从发现情况到护送老人回家,仅用时30分钟。

无论是社区专职工作者、志愿者,还是专业社会工作者、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都是社会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鄞州通过做大社区平台,优化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选育管用爱”全链条管理,挖掘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等“达人”“能人”资源,让社区成为多元治理力量凝聚的大舞台。一年来,各社区开展公益托管、社区夜校、以旧换新集市等活动超100场次,发放甬网服务连心卡48万余张,有60余万人次志愿者活跃在近1万个志愿服务岗位上。

作为基层善治的重要支撑,网格化服务管理也是汇集各方力量协同共治的有效渠道。鄞州积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社区物业等力量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开通“专属通”账号3000余个,常态化开展惠民政策咨询、民意诉求收集、助力安全生产、协同排查风险隐患等服务。2024年,在宁波市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上,鄞州区流转事件50余万起,办结率99.94%,有效做到问题就地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