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畅行,降本增效!余姚塑料产业开怀拥抱“一带一路”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通关畅行,降本增效!余姚塑料产业开怀拥抱“一带一路”

近日,浙江晶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泰国进口的100吨初级形状塑料在宁波海关监管下,通过“船边直提”监管模式从货轮直接起卸到企业车辆。“我们公司的初级形状塑料主要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依托完善的海运航线运到宁波舟山港,船靠岸后3小时就能把货提回公司。”晶圆材料业务经理鲍锡庆说。

余姚市享有“塑料王国”美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原本不产一粒塑料的土地上,建成了享誉中外的中国塑料城,并在1999年创办中国塑料博览会,至今已发展为全国塑料行业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加深,余姚市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上涨,2024年达到了470.1亿元。其中,余姚市塑料企业依托产业集聚优势和现代化制造工艺,使得进口初级形状塑料和出口塑料制品贸易额达到了69.2亿元,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潮。

这一成功“融入”,离不开货物通关时的“畅行无阻”。为充分发挥宁波舟山港“一带一路”最佳结合点优势,有效保障进口原料供应链、物流链循环畅通,过去一年,宁波海关所属余姚海关积极推出“两步申报”“船边直提”便利措施,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进口更高效,时间更可控。

既要通关顺畅,还要降本增效。近日,在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办公室,单证员黄莹通过“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证书申请模块”申请原产地证书,通过应用“智能审核”和“自助打印”,不到两分钟,一份原产地证书就办好了。“凭借原产地证书,我们公司的塑料喷头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能享受关税减免,为客户节约一定的贸易成本,从而提升我们的市场竞争力。”黄莹说。

图片浙江正庄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除了“智能审核”“自助打印”外,余姚海关还根据辖区企业进出口数据及签发原产地证书情况,为企业量身定制“最优享惠方案”,帮助企业精准选用原产地证书,尽享政策红利。同时,积极发挥统计调研职能,收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法律法规和民俗风情,引导企业根据“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消费习惯设计生产方案,实现供需关系完美对接,助力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据统计,2024年,我市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塑料制品20.7亿元,同比增长19.7%;进口初级形状塑料48.5亿元,同比增长12.9%。

来源:余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