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把热气腾腾的餐食送到居民手中,手提肩扛的快递小哥把一份份包裹送达千家万户,紧握方向盘的货车司机为保障生活物资日夜在路上……
新春佳节,有人归家,有人出游,还有一群新就业群体因职业特殊性,始终坚守在岗位。
奔跑中的他们,忙忙碌碌,对生活努力奋斗,为梦想竭尽全力。
听听他们的故事吧,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
生活有舍才有得
“90后”张立山是安徽人,2020年跟着妻子来到宁波,从事外卖配送行业。相比以前在工厂打螺丝、在修车店当学徒,他很满意这份工作。2021年,他选择进入配送站点管理组,做应急调度,虽然收入比当骑手时略低,但胜在稳定。
张立山说,今年春节工作强度很大,平台每天都要开放到凌晨2点,以保障假期配送。也因此,他的工作时长从早上6点拉到了深夜12点。
张立山打算春节后再回老家
从到宁波当外卖小哥开始,每逢过年,他都没有选择回老家。而加入管理组后,假期就变得更忙碌了,因为外卖单子更多,而配送员少了。“站点里不能缺人,不然这个片区配送就乱了,总不能因为我,让大家饿着肚子吧。再说了,春节坚守岗位,还有3000元奖金可以拿呢。”他的回答真诚而朴实。
张立山有两个女儿,今年大宝要读小学一年级,小宝也要上幼儿园,家里在江苏买了房子,每月还得还贷款。扛在肩头的压力越来越重,对他来说,生活有舍才有得,虽说不易,但底色是温暖的,值得期待的。“我很喜欢宁波,特别友好。”就在春节前,他所在站点的社区还给他和同事们送来了拜年大礼包。
“正月十五,等同事们都回来了,就准备回趟老家。”张立山笑说,家里八个小辈的红包,他都已经准备好了。
感恩宁波的友好
曾广武是顺丰快递国际会展中心站点的一名快递员。今年春节,他和站点的其他21名同事留守岗位,保障站点正常运转。
今年37岁的他,老家在江西吉安。七年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他来到宁波。“去年我回家过年了,今年主动留下来值班。我妻子、孩子以及堂哥一家都在宁波,唯一牵挂的就是在老家的父母,等春节过了,再找个时间回家陪陪他们。”
曾广武准备外出派件
这7七年,宁波东部新城快速发展,曾广武生活、工作在这个片区,感触特别深。“这是一座很有活力的城市,只要不懒惰,机会还挺多。”
如今,他已在这座城市安了家,完成了人生的一个奋斗目标。快递配送这一行,不轻松,但踏实肯干就有回报。他很感激这份工作,让他在这里扎下了根,并给予他满满的获得感。每次将包裹准确无误地送到客户手中,听到一声声真诚的“谢谢”,他的心里就暖烘烘的。
他更感激宁波的包容和关爱,让他这个异乡人有了归属感。
“印象最深的是‘甬爱E家’,夏天热了,可以进去喝口水;冬天冷了,可以进去暖个手。”曾广武说,逢年过节,他们也总是被惦记着。春节前相关单位来站点走访慰问,给他们送来了价值5600元的新春大礼包。为感谢大家春节值班,除夕那天中午,顺丰宁波公司工会还送来了火锅食材,利用午休时间请大家吃了一顿热乎乎的火锅版“年夜饭”。
每个人的新年愿望,也许不尽相同。对曾广武来说,家人安康,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个平凡的小日子,足矣。
在职业中找到成就感
“从事货运行业,根本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即便是春节期间也照常工作。很多货物都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我们必须要及时送达。”汤现朝是一名货车司机,老家河南商丘,来宁波已有十多年了。今年春节,他依然在路上。
汤现朝奔忙在路上
作为党员,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汤现朝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做好党员带头作用。货车驾驶室里,放置着“共产党员示范车”“共产党员标兵车”两块红色的牌子,格外醒目。
他的热心肠是出了名的,送货途中,若是遇到谁需要帮助,他定会伸出援助之手。现居镇海庄市街道光明村的他,工作之余还会抽出时间,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如垃圾分类督导、河道清理、敬老院慰问等。
与很多同行一样,汤现朝也喜欢宁波。当初选择这座城市,他有自己的考量。一来,这里货源丰富,只要肯干,多跑车多拉货,收入还是不错的。二来,这里的教育资源很好,为了让两个孩子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他们举家搬迁。
2024年,他最高兴的就是儿子成功考取了大学。“我的两个孩子非常懂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虽然春节不能陪着他们到处走走,但他们也理解我的工作。”一提起春节,汤现朝的眼里满是温情。
他常常能从自己的职业中找到成就感。虽然春节期间不能与家人长时间团聚,但每当看到自己运送的货物能够及时送到,让更多的人在春节期间享受到生活的便利,他就感到很满足。
来源:文明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