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三招”解锁发展新密码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鄞州“三招”解锁发展新密码

“正月初八一路生花,永新光学,开工大吉。”新春开工第一天,上午10点,永新光学总经理毛磊迫不及待晒出九宫格朋友圈,宣布企业全面开工。奥克斯集团、双鹿电池、均普智能等一大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也“蛇年启新”。

机器热起来、工人忙起来、项目跑起来,这是整个宁波追新逐质的剪影。

新春发令枪响,“先行者”如何再跃升?我们走进宁波GDP“第一区”鄞州寻找答案。

大追求:以创新之“进”夯实体之“稳”

宁波博威合金精密细丝有限公司这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用19年时间完成了从代工方到成为国际标准制定者的跨越,市场占有率连续10年居全球首位。

最近,博威合金又成功研发出新一代超精密材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蛇年之“智”,不在逶迤盘桓,而在蓄势一击。

今年1月,鄞企华仪宁创自主研发的甬产单细胞质谱仪成功拿下省经信厅评定的国际首台(套)产品,这是宁波第二个被认定为国际首台(套)的产品。目前,鄞州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3家、高新技术企业2300余家,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每个平凡个体的“小跃进”,终将汇聚成城市崛起的“大历史”。

过去一年,鄞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节能环保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0%、14.2%和14.2%。

日前,自然资源部公布新一批创新典型案例,鄞州以“腾笼换鸟+未来工业社区”重塑高质产业集聚地的探索脱颖而出,获评国家级创新典型案例。

大机遇:以融合之“深”拓发展之“新”

春节假期是传统消费旺季,但今年尤其“旺”。

2月5日正月初八,鄞州区发布数据,1月28日至2月4日,鄞州重点监测的29家商贸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约4亿元,同比增长约24%;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实现总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5.18%。从数码产品以旧换新掀起升级热潮,到餐饮门店升腾的烟火气,再到购物街区和旅游度假区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多元业态激发消费新活力。

发展之“新”不止消费。

南部商务区,28岁的创业者李薇通过AI算法为中东客户定制跨境电商方案。在这片1平方公里的“空中聚宝盆”,70幢商务楼宇去年贡献税收超20亿元。

作为宁波现代服务业高地,鄞州正以服务升级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鄞州集聚全市约60%的金融机构、70%的航运服务企业、80%的会展服务业;“中基惠通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入选服贸会中国服务实践案例;K11购物艺术中心、京东MALL等新消费地标,2024年带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

以全省首批民营经济总部集聚高地为支点,鄞州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乐歌等4家企业上榜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中哲等5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2024年,鄞州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028.1亿元,同比增长12.7%。

大担当:以协同之“力”筑增长之“极”

2月5日,蛇年首个开工日下午,鄞州第一时间召开新春第一会——2025年“七创争先”“八大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就全年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共安排了41项攻坚任务,全区上下集中攻“五难”、破“五题”。

2024年,鄞州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12.7亿元。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意味着来到了新的起跳点。

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2025年全市GDP增长目标5.5%以上。作为“第一引擎”,这意味着鄞州不仅需要单兵突进,更要头雁领航式“全域突围”。

今年的鄞州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持续扩大重点领域产业投资,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强项目谋划与投融有效衔接;加快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和实体商业业态焕新,加快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进一步提振大宗消费;扩大新兴产业规模,提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竞争力,抢滩布局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八大未来产业赛道;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服务杭甬“双城记”……

鄞州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鄞州将全面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围绕“七创争先”挑大梁、“八大攻坚”破大题,全区上下甩开膀子干,顶着压力上,破釜沉舟拼,奋力攻出一流战力、拼出一流战绩。

这是鄞州的新征程,亦是宁波的新考场。

(通讯员 徐庭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