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新春“第一签”!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7亿元!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象山新春“第一签”!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7亿元!

岁月不居,战鼓声急;向海图强,落子铿锵。

2月7日,在政企代表见证下,总投资约27亿元的7个海洋经济项目集中签约落户象山。

新春“第一会”后首日,象山即迎来新春“第一签”。这充分体现了象山“开局即决战、起跑即冲刺”的奋进姿态,彰显了全县上下“向海图强求突破”的决心和雄心。

点燃“新引擎”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项目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当重大项目与壮阔海洋“联姻”,象山“蓝色引擎”必将迸发更澎湃的活力。

新春开年,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就召集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举行海洋经济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瞄准“海洋赛道”,吹响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的冲锋号。

此次签约项目涵盖现代渔业、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食品加工与制药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都是超亿元投资的大项目,可谓“收获满满”。

图片郑士伟/摄

向海洋要生产力,求新增长点。签约项目中有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战略合作项目——未来象山将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与省农发集团实业公司和宁波海洋发展集团深入合作,进一步在种业育繁推研,海产品养殖、加工、销售,渔业产业园建设等领域共同挖掘。由镇海石化工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的年产2.5万吨碳纤维和1万吨C/C复合材料项目,拟落户临港装备园城东工业园片区,瞄准高端的碳纤维和复合材料的生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

顶尖人才团队项目的加入,成为集聚人才资源的最大增量。欧佩亚年产1000公里深海柔性管产业化项目由宁波欧佩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5亿元建设。该公司为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白勇创立,拥有市级院士工作站、深海玻纤增强柔性管研发中心,海洋工程核心专利30余项。而浙江蓝布正药业项目则通过半岛菁英项目与象山“结缘”,计划在象山建立再生科学研究实验室和药厂。这些科研团队的入驻,将为象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亮出“新气象”

此次签约活动,除了常规的嘉宾见证签约仪式外,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项目代表都做了“PPT”,分别推介自己的公司和项目;二是象山多家要素保障部门到场,在现场提供相关服务。

图片郑士伟/摄

这种开诚布公、直入主题的签约活动,也让企业家感受到象山的温度和速度。“不管是前期的对接协商,还是项目的选址落地,都比较顺畅,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在象山扩大生产规模。”宁波力华港机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再贤介绍,去年公司一期投产项目预计销售额2亿元,现在订单供不应求,此次签约卸船机斗轮机重型装备制造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5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5亿元。

政府有诚心,企业有信心,双向奔赴的步履不停。去年,在各界努力下,象山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9个,其中10亿元以上12个、50亿元以上4个,10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居全市第1,首次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县。今年象山将大力实施招大引强突破攻坚行动,加强链式招商、中介招商、场景招商,计划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力争百亿级项目有新突破。

从新春“第一签”可以看出象山招商引资新气象和背后付出的努力。为招引这批项目,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前期做了大量对接保障工作。一是做好“政策+”文章,用足国家、政府产业、财政、金融政策,以超常规手段聚集资源。二是通过多次洽谈、调研,全面了解项目情况和发展前景,同时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多次沟通协调确定地块。比如,卸船机斗轮机重型装备制造二期项目,海洋开发建设保障中心多次陪同企业去备选地块调研,分析每个区块的优势劣势,最终确定石浦打鼓峙岛作为其落地区域,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地块的港口岸线优势,也盘活了工业低效资产,最终实现双赢。

拼出“新速度”

一元复始万象新,全年发展看开局。

项目签约只是第一步,后续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等更需要优服务,拼速度。

“在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强化项目精准服务,推进工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一链式’服务机制,建立拟签约、拟供地、拟动建、拟投产项目信息库,梳理优化项目落地流程,逐个落实助企员全程跟踪服务,在项目签约、如期开工、按期投产全周期上全面发力、全线提速,集中力量保障项目落地转化。”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洋开发建设保障中心主任叶敏刚介绍,为做好园区配套工作,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象山各部门联动,积极推进海洋经济产业园、现代渔业产业园二期、宁波市智能制造示范性区域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山海情人才公寓、金海湾人才公寓、文创综合广场,不断推动公共配套焕新升级。

用实干指数换取高质量发展指数。为顺利推进这批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委会将针对每个签约项目制定项目推进“时间表”“任务图”,落实助企员“一对一”服务责任制度,盯紧形象进度,优化服务保障,全程跟踪问效,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加速水、电、气、路等基础配套建设,助推项目以最快速度建设投产。

新春号响,项目为王。象山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来源:象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