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士第一村”的转身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中国进士第一村”的转身

这两天,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的一家窑烤面包店进入开业倒计时。用窑烤制的面包,外硬内软、甜而不腻,虽然店未开,但已有不少订单。

这家店名为“B-Heart”,意思是“从心出发”。店主成芳玲是一名“80后”,从事烘焙行业多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成芳玲来到走马塘村,一进村,就被这里的宁静和古朴所吸引。

“从找房子到装修,再到桌椅、厨具的进场,我一直忙碌并快乐着。”对于这份甜蜜的事业,成芳玲充满期待。

回顾2024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怀揣着热爱与梦想,来到这座古村创业。他们中,除了像成芳玲这样的“新走马塘人”外,还有不少土生土长的“老走马塘人”。

68岁的陈梅军是土生土长的走马塘人,大家亲切地称她“小梅阿姨”。

2022年10月,小梅阿姨开始销售进士糕,没想到市场反响不错。

随着进士糕的销售越来越火,小梅阿姨的女儿、侄媳妇也回到家乡,不仅帮她一起做进士糕,还协助她开始直播带货。

“以前,村里就业机会少,我的女儿和侄媳妇都在外面上班。如今,我们村火了,很多年轻人回来了!”小梅阿姨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走马塘村文旅发展步入“快车道”。汉服馆、咖啡馆等新业态让乡村文化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给这个“中国进士第一村”带来了新面貌。

“90后”留学生陈露洁,在看到家乡走马塘村文旅产业的发展潜力后,毅然辞去城市的工作回乡创业。她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巧妙地将一幢闲置用房改造成一家古朴的荷塘茶铺。

村民陈高明主动请缨成为村口摇橹船的船夫。每天,他一边摇着小船,一边给游客讲解“走马御史”的故事。

截至目前,走马塘村已有各类店铺17家,50余名村民足不出村,依靠土特产、老手艺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创业。

春节前夕,随着走马塘村新村建设二期项目的交付,林贝贝等70余户村民陆续搬进新家。二期项目为一梯两户的洋房,主要安置对象为拆迁户和大龄青年。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利用闲置资源打造了进士文化馆,引进了乡村CEO、文化特派员,还招商引资了好几个项目。”该村党支部书记汪红蕾告诉记者。

春节假期过后,该村一处占地面积4900平方米的闲置用房将被打造为研学基地,并计划于今夏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