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打篮球。
开学前夕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消息
鼓励各地各校延长课间活动时间
目前
宁波的镇海、鄞州等地
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始实行
课间活动15分钟
从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
多出来的活动时间从哪里来?
多出来的时间怎么安排?
学校在实际执行中有没有遇到挑战?
一起来看↓
▲镇海区中心学校箭湖校区,同学们在课间活动。
孩子们说时间更宽裕了
踢毽子、跳绳、到科学家广场上玩游戏……新学期,对于镇海区中心学校的同学们来说,收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课间活动从10分钟变成了15分钟,大家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上洗手间、喝水、玩游戏。
▲课间,孩子们做着各自喜欢的事情。
“课间延长到15分钟,我们的身心和眼睛可以得到更多的放松,上课前,我们也可以从容地走回教室,不用那么匆忙了,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小游戏。”该校6年级的何歆怡说。
“5分钟看似短暂,却可以让我们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前5分钟完成自主整理,在后10分钟去操场散步,或者玩一些感兴趣的游戏。”同为6年级的霍思成说。
▲鄞州区东湖小学,孩子们在课间锻炼。
开学后的鄞州区东湖小学的课间也格外热闹。因为从新学期开始,该校也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让每一个课间都“嗨”了起来!
正在玩单杠的二年级女同学任清樱在完成一个较高难度动作后,激动地和同伴尹艺菲击掌拥抱。“这个动作我今天刚学会,感觉自己非常棒!之前我们看高年级的同学在玩,就想学,如今课间活动时间多了,我们两个互相帮忙,就学会了。”
多出来的时间从哪里来?
据了解,学校都是在保障上学、放学时间不变的情况下,优化作息时间,从而让课间活动时间延长的。比如早自习后的第一节课提前5分钟,午餐、午间休息和午间活动时间原本比较长,缩短一点,或者下午的整理课时间略作调整等等,每个学校的情况和调整方式略有不同,但大致都是从这几个环节中节约时间而来。
▲孩子们在课间踢毽子。
“我们学校比较小,中午学生是在教室里用餐的,不用去食堂排队,因此我们向中午‘要’了一点时间。另外,学校将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提前了5分钟。”鄞州区东湖小学党支部书记夏利波说。
▲孩子们在课间动起来了。
镇海区中心学校多出来的课间活动时间主要也是来自午间的。该校党总支书记张慧说,现在是冬令作息,可以向中午要一点时间;到了夏令时间,要确保学生午睡,但课后托管时间会延长,到时候会重新调整作息表。
学生安全如何保障?
多出来的时间,如何让孩子们更加安全地活动,放松身心?这是学校需要思考的。
▲鄞州区东吴镇中心小学,孩子们在玩地面游戏。
鄞州区东吴镇中心小学从去年9月开始实行课间活动15分钟,在实施过程中曾遇到了一些情况。“主要还是因为班主任担心安全问题,不太愿意把孩子‘放’出来。为此,我们开了多次协调会,努力改变老师的观念。”该校党支部副书记陈楼说。
据悉,该校通过不断优化措施,保障课间15分钟顺利进行。比如,调动学校保安师傅,在课间巡逻,提高安全保障;引导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积极鼓励各班个性化发展课间活动。一学期下来,很多班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间活动氛围和项目。
“关键问题就是教孩子们怎么玩,如果只会追逐打闹,是会有危险的。为此,我们体育老师经常会开展一些活动示范,加强引导。”陈楼说。
鄞州区东湖小学则准备进一步优化课间活动,他们计划分区域、分年级组织活动,同时增加一些棋类游戏,在下雨时满足室内活动需求。“课间活动要保障有序进行,要给孩子们安全、自由活动的空间。”
探索制度如何更好落地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也在上个学期就开始实行课间活动15分钟。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课间15分钟已探索一个学期。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14+1’的课间活动模式我们已实行得较为成熟。”校长潘佳艳介绍,所谓“14+1”,就是在延长课间活动的情况下,到最后一分钟时,通过铃声和语音播报,提醒同学们提前调整状态,投入下一节课的学习准备中。“前期我们在实行中发现,延长5分钟以后,学生玩得更嗨了,总是在最后上课铃声响了后一起往教室跑,这样就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就在最后一分钟的时候,提醒孩子们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更加从容地走进教室。
镇海区中心学校在新学期实行课间活动延长,为此还向学生和家长征求建议。“教师新春第一会,我们就跟老师讲了,希望不同班级,在不同的楼层区域,可以进行不同的活动。所有学生都在课间跑到操场活动,这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鼓励以班级为单位,大家一起来探索。”
来源:宁波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