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首播期间,第一集就介绍了鄞州咸祥“荡蟹”的故事。鄞州咸祥镇,背山靠海,东濒象山港,北倚福泉山,由于海水咸淡度比上下游低2°左右,海鲜十分鲜美,被称为天然的海鲜厨房。近年来,咸祥镇深耕山水生态优势,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聚焦海鲜育苗、加工,探索出一条“生态+养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切实答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生态答卷。
强化科技助力产业,助推产业种养高效能升级。依靠咸祥独特的山地土壤和海洋气候,杨梅、梭子蟹等成为了咸祥人的创富“密码”。目前咸祥梭子蟹的育苗、养殖、加工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咸祥梭子蟹产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全镇渔业年总产值也超过了3亿元。咸祥镇加快产学研一体化,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浙江万里学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邀请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推动技术成果在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转化应用,带动无人化投饲、青蟹育苗、智能化水质监测系统开发等技术落地,持续推动养殖户梭子蟹、南美对虾等水产品规模化养殖过程智能化改进;推出池塘内循环流水跑道养殖模式、南美对虾大棚养殖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做好治水文章,实现海洋养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咸祥镇以水环境治理为抓手,加大田间排水及水闸排水水质的动态监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及规上企业污水纳管全覆盖。针对尾水治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养殖池塘四周修建排污沟渠,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通过构建生态滤坝、超微纳米气泡机、生态浮床等多种手段,将有害固体物、悬浮物、可溶性物质和气体从水体中排出或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补充溶氧,实现达标排放,投资200万元的规模水产养殖户尾水治理项目通过验收。投资4200万元的滨水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工程全面完工,整治河道15公里,修复农田3万平方米,拆建桥梁7座。
来源:宁波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