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宁波市档案馆获悉,由市档案馆保管的《宁波和丰纺织公司档案(1906—1953)》《宁波灵桥史料》、天一阁博物院保管的《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宁海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保管的《童保暄日记》、余姚市档案馆保管的王阳明《梦中郭景纯自述诗》拓本共6件(组)珍贵档案,入选第五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此前,《清代家书》《象山玉泉盐场档案》等5件(组)档案文献已入选。至此,宁波有11件(组)档案文献入选浙江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名录的建立,有力推动了珍贵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宣传。
据悉,全市各级档案部门将联合相关单位在前期整理挖掘的基础上,持续做好入选档案文献遗产的“后半篇文章”,通过“征编展宣”,进一步扩大档案文献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推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传承融入城市建设发展,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贡献档案力量。
相关链接
宁波档案文献撷珍
《清代家书》
市档案馆馆藏《清代家书》是一经堂老人与儿子融儿之间的书信往来,共计46件,分别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腊月二十六日、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二十九日、二月初七日、六月十八日、七月二十日及十月十五日等。
46件信函中,21件是完整的,其余信函有散佚。这批家书蕴含大量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信息,内容涉及晚清选官制度、幕府制度、土地租佃、民变及清代官吏为政观、价值观等,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宁波和丰纺织公司档案(1906-1953)》
宁波和丰纺织公司成立于1905年,是宁波工业“三支半烟囱”中最大的一支。市档案馆馆藏《宁波和丰纺织公司档案(1906-1953)》较为完整地记录了该公司创立、发展、鼎盛、艰难曲折和改造的历程。
内容包括营业执照、会议记录、帐略汇刊、生产计划等,是认识和了解和丰纺织公司的第一手资料,更是深入研究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组织结构、公司制度及其变迁、企业家精神、红利分配方式、融资途径等的珍贵史料。
《宁波灵桥史料》
灵桥是宁波最早的跨江大桥,在宁波人的心目中如同城徽。其原为木制船桥,断链、沉舟、溺人的惨剧时有发生。1922年到1926年,曾有两次颇具规模的改建筹备活动,都因为战事而中止。1931年,第三次筹备改建行动启动,筹备委员会从沪甬两地筹资70余万元。1936年6月,钢拱灵桥终于建成。
市档案馆馆藏《宁波灵桥史料》,包括灵桥的老照片和史志碑记、筹建经过、工程概况等档案,其中的《重建灵桥纪念册》由弁言、序、题字、铜图、沿革、灾变、碑记、跋等12部分内容组成,收录了灵桥建成时各地同乡会和社会名流的题词、灵桥全图等,对于研究灵桥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阳明《梦中郭景纯自述诗》拓本
余姚市档案馆馆藏《梦中郭景纯自述诗》拓本共计28片,为王阳明题壁手迹,书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系木板重刻拓本。
拓本原收藏人为曾经担任过余姚县长的堵福诜,2011年1月由余姚籍人士方松堂捐赠给余姚市档案馆。
从拓本笔迹判断,并结合前人和专家的认定,此拓本属王阳明手迹无误。因题壁无存、拓本原板已毁,又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流传经历,此拓本已属稀世珍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为研究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提供了直观的实物资料。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