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下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市场监管领域“出海第一课”首期培训,以期采用指导与服务并重、规范与提升并举的方式,解决企业“出海之困”。近70家宁波出口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党委书记陈坚军作市场监管领域“出海第一课”背景介绍和政策解读。
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标准推广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王世川、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咨询部副部长寿晶晶分别围绕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形势及对策等企业关心的热点内容进行授课。
日前,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若干举措》,聚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的要求,围绕企业“出海”发展面临的主要“堵点”“难点”和“痛点”,推出三方面8条举措,一起来看↓
一、加强国际认证和检验检测服务供给,提升外贸便利度
1.深化国际检测认证合作。深化本地检测认证服务机构与国际知名机构合作。推动企业拓展国际认证资质范围和服务领域。2025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产业领域检验检测认证国际互认、海外资质和服务点5项。
2.增强检验检测服务供给。聚焦优势产业开放提升需求,推动建设石化计量实验室,启动建设水表关键零部件质量检验实验室。建设特色食品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推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
3.迭代升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现有19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和172个品牌指导站等功能,关联重点企业、中小微企业等17万家以上。年内指导每个区(县、市)打造“一站式”质量综合服务平台1家以上。
二、加强海外服务和权益保护,提升产品出海安全性稳定性
4.构建完善海外预警体系。建成覆盖全大市的知识产权“1+12+N”快保护体系,推出“出海第一课”,加强专利侵权风险分析(FTO)中心建设。优化知识产权海外观察组织站点布局。加强重点特色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应对工作。
5.全力保护企业海外权益。依托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确保主动应对案件指导率100%。给予企业最高不超过涉外专利维权成本20%的经费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万元)。2025年在售海外知识产权产品达7个以上。
6.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服务样板。依托全国首批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新实施平台企业“健康体检”“白名单”制度,深化跨境商品“质量监测+保险”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品质险”保障范围延伸至更多关联行业。探索推出“跨境贷”金融产品。
三、引导企业增强国际话语权、规则权,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7.加快推动标准“走出去”。引导企业主动接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主持制(修)定国际标准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资金补助,2025年全市新增国际标准3项以上。推动全市国际标准注册专家累计达25人以上。
8.持续提升国际专利商标储量。常态化监测全市PCT国际专利申请破零企业,探索建立国内快速预审+国际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衔接机制。2025年争取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超1450件。深化沪甬商标品牌一体化战略合作,构建商标保护区域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