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智”驭新浪潮,“数”绘新图景。当数字经济的浪潮奔涌至“深水区”,一场关乎未来的转型竞速正在东海之滨澎湃激荡。作为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城市,宁波正以“数智双翼”重塑产业基因,书写着中小企业“大象转身”的创新答卷。
2025年,宁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已进入攻坚倒计时。对此,市智专委联合凤凰网宁波频道特推出《解码宁波中小企业破局之道》系列报道,通过深入挖掘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运动休闲服装和家用电器三个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从“制造”到“智造”的惊人蜕变,综合展现宁波中小企业在数字化道路上的发展之举、转型之路、变革之道。
“入库扫码,与订单号关联;上架,与货架号关联;出库,与订单号关联”。在宁波鄞州永林电子电器有限公司不大的仓库里,公司运营部负责人邓志霞热情地介绍新上马的一套“数字化”管理系统。
“滴”一声,扫描货架号,又“滴”一声,扫描产品号,即将发往上海的2500个继电器,在仓库保管员黄培君的“滴、滴”两声中,就稳稳妥妥地准备“踏上”旅途了。
已经工作了12年的黄培君,对这套“高科技”系统赞不绝口,“以前最麻烦是到仓库找货,现在产品入库出库数据都在电脑里,只要扫几下,找货可方便了!”
永林电子是一家专门生产电子继电器的民营企业,公司创始人非常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鄞州区首批机器换人的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大潮风起云涌之际,公司在宁波市智专委和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大举投入100多万元,从去年1月启动,历时6个月实现了全厂设备的“数字化”华丽转身。
小陈从江苏职高毕业,到公司工作才2年,已经可以熟练“指挥”5台生产设备。半成品进入他的“地盘”,从“封胶、烘干、检测、热培密封、测试、激光刻标”在自动化流水线上一气呵成,而小陈俨然是位将军。“都自动化了,你的职责是什么呢?”,面对记者的询问,小陈有些腼腆,“我的主要职责是物料更换和设备故障监测”,陪同在一旁的车间负责人王霞接过话头,“按照以前,这些工作至少需要5个人”。目前陈霞管理着车间33名员工,据她介绍,以前公司最多是有三个工厂800多人,现在只有100来人。
在车间流水线MES显示屏前,谈起这次“数字化”改造带来的变化,“配料和流程一目了然”,王霞高兴地说,“以前订单下来,我要到ERP里面去找,然后将有关任务分配给30多位员工,现在每位员工都可以看到配料单,也都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效率提高了,还不用时时担心出错。”
“效率提高、准确率提高、实现了电子化、无纸化任务派送,还可以实现员工上下岗管理”,负责实施该项目的浙江文谷科技公司项目负责人张申介绍:该“数字化”项目的实施,还实现了全公司产品的全流程透明管理,实现质量管控的提升,满足了客户对产品质量审核的要求,还可以实现审批在线化、管控智能化等。
该公司目前为北汽、大众、东风以及美的、万和等国内著名的汽车和电器企业配套,下一步将引入AGV(自动物流搬转运的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进一步提升工厂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数字化改造给我们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公司副总经理钱丽莉说,“在目前经济不景气,原材料大幅涨价的情况下,公司管理效率提升了15%,营收增长了20%以上。我们现在的产值有1.5亿元,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我们能达到5个亿产能,下一步将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满足客户的需要”,钱总对未来信心满满。
(凤凰网宁波 赖刚 摄 鲁宽 程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