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吹管的乐声在永康的街巷响起,我知道,这里就是我的诗与远方。"3月2日,在东城街道老年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湖南平江籍音乐人、平江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何艺辉轻抚着新出版的《电吹管自学一月通》,书页间还留存着油墨的清香。这部由化学工业出版社重磅推出的教材,正以首月1.4万册的销量,成为全国银发族的"音乐圆梦神器"。
从湘楚大地到五金之都,这位音乐追梦人用十七年时光书写着"第二故乡"的深情答卷。2008年,背着萨克斯走出湖南师范大学的何艺辉,在永康街头吹奏出第一支曲子时,或许未曾想到,这座"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城市会成为他音乐人生的转折点。从街头艺人到创办琴行,从义务支教到担任市音乐舞蹈家协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他的足迹遍布永康的大街小巷,更在教育领域深耕细作—由他指导的山下小学葫芦丝重奏乐团,在2023年7月24日斩获第四届"百盛杯"全国青少年组金奖,将永康的音乐教育品牌推向全国。
"老年人学习电吹管,就像零基础学游泳。"在市文化馆的排练现场,70多岁的学员李梅贞展示着乐团成员的"成长笔记"。泛黄的纸页间,密密麻麻记录着从简谱认知到重奏配合的点滴进步。为了让银发族"学得会、吹得响",何艺辉耗时两年走访10余家电吹管厂商,收集300余位学习者反馈,创新性地采用"技法+练习曲+乐曲+重奏"四维结构编写教材。书中70%的原创曲目融入永康元素,特别设计的三次校对精简流程,最终将308页的手稿浓缩成203页的"音乐字典"。
这份匠心在老年学员中引发强烈共鸣。由何艺辉指导的梦金音习乐团,平均年龄65岁的团员们手持电吹管,将《同一首歌》演绎出交响乐般的层次感。"以前连乐谱都看不懂,现在能吹出完整的重奏效果。"乐团团长俞国丰轻抚着获奖证书,眼中闪烁着光芒。在去年上海举行的全国电吹管艺术汇演浙江选拔赛中,这支代表金华出征的"银发天团"以95.74分的高分刷新纪录,鲜为人知的是,何艺辉与俞国丰这对"黄金搭档",还共同创作了永康城市主题曲《人说这里最吉祥》,将"五金之都"的传奇写进旋律。
何艺辉的创作实力早已得到国家级认可。他作词作曲的《中国有你》曾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原创征集评选中荣获金奖,其作品兼具艺术性与时代性。"音乐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情感共鸣。"何艺辉翻开教材自序,扉页上的这句话力透纸背。从平江大山到永康讲台,他始终践行着"让音乐教育触手可及"的理念。如今,这本教材已被北京、上海等12个省市的老年大学列为指定用书,更成为永康"文化惠民"工程的特色名片。
走在永康的街头巷尾,总能听见从社区活动室飘出的悠扬乐声——那是老有所学的幸福旋律,更是新永康人用音乐书写的城市诗篇。目前,何艺辉正着手编写萨克斯教材,计划将"音乐普惠"理念延伸至更多领域。这位从异乡走来的音乐教育家,用十七年光阴将自己的名字刻进永康的文化年轮,更用一支电吹管,为无数老年人吹响了逐梦的号角。当问及未来愿景时,他望向窗外鳞次栉比的五金城,眼中满是笃定:"永康给予我的不仅是事业舞台,更是心灵的归宿。我愿做永远的音乐摆渡人,让更多人在音符中找到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