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量子雷达让环境执法“看得见空气”
宁波
宁波 > 社会热点 > 正文

光量子雷达让环境执法“看得见空气”

近日,镇海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使用颗粒物光量子雷达发现了一起扬尘污染环境违法行为,成为该区应用光量子技术以来查处的首起大气环境污染案件。

2月10日,生态环境部门在常规分析光量子雷达扫描图谱时,发现一个颗粒物浓度异常点位,随即使用无人机对该点位周边区域进行巡航,最终锁定一个可疑地块。无人机成像显示,该空置地块堆放有大量粉煤灰,没有采取任何扬尘防治措施。经后续现场执法检查,确认某建材公司违规堆放易产生扬尘的物料,但未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涉嫌违法。

图片

据介绍,这套光量子雷达设置高度约30米,可以对周边大气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扫描监测,每8.5分钟对覆盖区域进行一次全景扫描并绘制一幅“大气污染图谱”,能够快速识别半径6公里范围内所有颗粒物污染源排放点。当出现颗粒物浓度异常提示时,执法人员可以“按图索骥”溯源排查,第一时间锁定可疑污染源,实现有效监管、即时整改,助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有效提高了生态环境监管效能。

图片

除了大批量堆放的沙子煤灰,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凡是能形成大气环境污染源的物质,都难逃光量子雷达的“火眼金睛。”

图片

近年来,镇海区不断完善大气污染物的识别溯源、污染防治设施配置,走航车、傅里叶变换红外成像光谱仪、氢焰检测器等一批高科技装备一一亮相,逐步构建起了识别、溯源、治理一体闭环的非现场智慧监管体系,有力支撑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来源:宁波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