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宁波经验”:全程机械化+数字赋能,探索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解码“宁波经验”:全程机械化+数字赋能,探索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在畜牧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宁波市积极响应浙江省政府“机械强农”的号召,通过创建“一县三基地”和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畜牧产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投入、强技术、育头雁,多措并举赋能畜牧业现代化

资金扶持,强化保障。为确保“一县三基地”和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宁波市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投入力度。一方面,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购买先进适用农机具、进行农机化技术改造和示范推广的畜牧养殖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机械化建设,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技术支撑,创新驱动。高度重视农机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和农机企业的合作,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不断提升本地畜牧产业机械化水平。同时,宁波市还积极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畜牧养殖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养殖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此外,宁波市还注重培养农机化技术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提高广大畜牧养殖人员的农机化操作水平和维护能力。

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宁波市在推进畜牧产业机械化过程中,注重发挥典型示范的引领作用。通过筛选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畜牧养殖企业作为示范点,重点扶持其开展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创建工作。这些示范点通过引进先进适用农机具、优化养殖设施布局、提升养殖管理水平等措施,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增动力、提效率、促融合,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创建亮点频出

数字赋能增动力。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宁波市畜牧养殖企业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的转变。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宁波市畜牧产业正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例如,宁波祥平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通过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对生猪养殖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为科学养殖和精准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器换人提效率。以蛋鸡养殖为例,宁波市镇海区阿明生态农场通过引进智能化笼养生产线和自动化喂料、饮水、集蛋、清粪等系统,实现了蛋鸡养殖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该农场的蛋鸡存栏量提高了近一倍,而养殖人员却减少了近三分之二;

在生猪养殖方面,宁波市鄞州五乡洪启生猪养殖场通过引进自动喂料系统、温控系统、清粪系统等现代化养殖设备,实现了生猪养殖的智能化管理。该养殖场不仅提高了生猪的生长速度和出栏率,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和疫病防控风险。据统计,该养殖场的生猪日增重提高了4%,养殖成本降低了8%,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畜牧+”发展促融合。此外,宁波市还积极探索畜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推广“畜牧+种植”、“畜牧+旅游”等新型业态,不仅延长了畜牧产业链条,还提高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宁波市镇海岳军特种养殖场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作物,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养殖效益。

披绿又生金、增效又增收,基地创建成效斐然

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的创建为宁波市畜牧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养殖成本,畜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养殖模式的不断创新和畜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宁波市畜牧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同时,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的创建还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示范带动和辐射推广,宁波市畜牧产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随着畜牧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宁波市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的创建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和清洁化生产技术,宁波市畜牧养殖企业逐步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例如,宁波市镇海区阿明生态农场通过建设粪污处理系统和发酵罐等设施,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作物,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提高了养殖效益。

展望未来,宁波市将矢志不渝地推进农业“机器换人”战略,引领畜牧产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畜牧机械化进程注入更多宁波智慧与动能,共创辉煌篇章。

(凤凰网宁波 诸瑗瑗 通讯员 张梦柯)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