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械臂到“乡村大脑”!镇海“机器换人”打造数字农业新标杆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从机械臂到“乡村大脑”!镇海“机器换人”打造数字农业新标杆

镇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成为宁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近年来,镇海区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转型,以提高主要农作物和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为主线,以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农艺农机融合为亮点,积极开展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工作,为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镇海智慧”和“镇海力量”。

政策引领:从“顶层设计”到“田间落地”

镇海区将农业“机器换人”纳入乡村振兴核心工程,成立专项工作组,并出台《2024年度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创建通知》,明确对水稻、果蔬等产业机械化设备给予叠加补贴,最高补贴比例达80%。

在九龙湖镇,通过建设“四位一体”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推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8%,稻麦烘干率超90%。

政策创新更显实效。积极开展针对“麦-稻-稻”三熟制机械化生产农作模式探索,镇海区率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实施预补贴。在政策带动下,激发种粮大户郑荣希购置智能设备,其承包的1000余亩稻田实现育秧精准控种、无人机植保全覆盖,亩均用工成本下降45%。

技术突破:从“手工劳作”到“无人机械”

在庄市街道育秧中心,红色机械臂精准完成放盘、播种、覆土全流程,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盘秧盘全程机械化,实现日作业量4.7万亩的飞跃。这一场景正是镇海农机装备升级的缩影。截至2024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4.26万千瓦,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超94%,畜牧养殖自动化喂料、清粪等环节机械化率突破90%。

数字化技术深度赋能农业生产。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水果精品园内,高效授粉机器人、自动导航喷药机器人、自动采摘机器人、运输机器人、自动巡检机器人等一应俱全,真正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

模式创新:从“单点示范”到“全域共富”

镇海区构建“前端研发+中端服务+后端保障”全链条体系,建成5家区域性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粮食烘干批次能力提升至每日750余吨。

农艺融合催生生态效益。通过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转化”技术,全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3%,年减少化肥使用量超800吨,有效保障了生态环境。这一成果与中央“耕地保护技术攻关”要求高度契合,入选浙江省农业十大创新案例。

从九龙湖镇的示范田到南岚湾现代农业示范园,镇海正以“机器换人”重塑农业基因。正如种粮大户郑荣希所言:“以前忙得脚不沾地,现在看着机器人种田,才知道什么叫‘新质生产力’。”在这片土地上,每一台轰鸣的农机都在书写乡村振兴的“镇海”答卷。

(凤凰网宁波 诸瑗瑗 通讯员 张梦柯)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