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农、带农、富农!宁波新野"机器换人"探索乡村振兴新范式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联农、带农、富农!宁波新野"机器换人"探索乡村振兴新范式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要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效,增强带动农户能力。

位于宁波北仑小港的新野瓜果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机械和技术,通过实施“机器换人”,联农带农效果显著,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联农带农效果显著,助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典范。

宁波北仑小港新野瓜果专业合作社自创建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示范创建农机服务中心以来,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积极推进水果产业全程机械化服务。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是宁波市优质农产品基地之一。在合作社法人汪贵章的带领下,合作社从最初的单纯水果种植,逐步转型为集水果种植、分选、植保、冷藏保鲜、展示展销为一体的全程机械化农机服务中心。

“我们合作社以前主要是种水果,现在通过项目建设,已经发展成了全方位的农机服务中心。”汪贵章自豪地说,“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项目建设过程中,服务中心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如今,服务中心拥有标准联动设施大棚150亩,水果产业全程机械化综合用房、培训室、快速检测室、展示展销长廊等设施一应俱全。水果基地的沟渠、道路、农电、微喷灌、水肥一体、全程智能化监控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不断升级完善。园内果树连片,环境整洁,生产绿色,管理规范,果品优质,呈现出一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景象。

在农机装备方面,服务中心通过购置和合作共享等多种方式,已拥有配备各类农机装备24台(套),包括柑橘自动选果机、遥控打药机、有机肥菌肥发酵培养综合利用池、运输机、开沟机、遥控旋耕机、遥控除草机等。这些先进的农机装备,满足了水果产业全程机械化的服务需求,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服务中心的建设,不仅提升了硬件水平,更在服务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年农机服务总量达到1090亩次(吨),年产值167万元,年农机服务总收入17万元。其中,柑橘分选加工服务80吨,产值6.4万元;水果冷藏保鲜服务60吨,产值3万元;旋耕、割草等服务950亩次,产值7.6万元;水果种植150亩,产值高达150万元。

“相比较之前,我们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机装备更加先进,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更加强大。”汪贵章介绍道,“现在,我们不仅能为本合作社的社员提供服务,还能辐射到周边街道,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

在管理方面,服务中心制定了完善的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服务规范等各类制度,并严格执行。对所有农机装备进行统一管理调度,确保生产服务安全有序。同时,服务中心还不定期对服务人员、种植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政策宣讲,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和科技素质。

“机器换人”项目的实施成效显著,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社会效益上。通过技术设施支持和示范带动,改变了果农的经营理念,由传统种植方式转向智能化、精准化种植。农民掌握了智能化为主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对科学种植的认识提升到新的水平。

“我们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增收致富。”汪贵章表示,“我们希望以点扩面,统筹推进水果产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高标准开展农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树立样板。”

宁波北仑小港新野瓜果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中心的建设成效,是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未来,宁波市农机畜牧中心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的精神,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凤凰网宁波 诸瑗瑗 通讯员 张梦柯)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