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跑单间隙能找到歇脚的地方喝上热水、吃口热饭不说,9.9元就能吃上专属拉面套餐,可划算啦!最重要的是,平时一碗面根本吃不饱,现在好了,在这边我还可以免费续面,这牌子挂得实在!”近日,外卖骑手李勇在跑单间隙来到余姚兰江街道四明西路上的辣子王兰州牛肉面店用餐。走进这家挂着“甬爱商家”牌子的拉面店,李勇就像是回到了“娘家”。
据余姚市委社会工作部介绍到,余姚市106家商户集体挂牌第二批“甬爱商家”,这标志着“甬爱之城·四明新耀”新就业群体友好名邑建设已进入场景化落地新阶段。
作为制造业重镇和长三角物流枢纽,余姚市现有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超1.5万人。今年2月,余姚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委组织部等10个部门制订出台的《关于打造“甬爱之城·四明新耀”新就业群体友好名邑的实施方案》,以6大维度18项举措构建服务矩阵,聚力持续打造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治理友好的友好商圈、友好社区等“多元友好”场景,全面推广“爱‘新’商家”联盟,切实提高新就业群体的城市归属感,让服务从文件走向街巷。
余姚市“甬爱之家”服务矩阵和新就业群体之间,是一种双向奔赴的关系。作为新就业群体的重要服务枢纽,兰江街道万达广场商圈内处处涌动着城市温情。和府捞面推出非高峰时段五折就餐权益,地球村美发店开展八折洗剪吹专项服务,嘉明眼镜店提供低至三折的配镜优惠,市少儿艺术团专门为新就业群体子女预留免费课程名额……20余项精准覆盖“衣食住行教”的暖心权益构建起立体化服务体系,多业态资源的整合联动,形成了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完整生态链。这种跨行业协同产生的正向效应持续外溢。双徐记黄焖鸡的老板徐美娜算了一笔暖心账:“下午2点到3点和晚上8点后一般是新就业群体的就餐高峰,只要他们来了,我们就提供专属特惠套餐,虽然单客利润空间收窄,但低峰就餐时段客源的增加还是带来了整体收入的提升。”这种良性循环让商圈的“暖心经济”更具活力。
下一步,余姚市将持续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把打造“甬爱之城·四明新耀”新就业群体友好名邑作为服务中心大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进一步加快建设一站式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中心,集成职业培训、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等多元服务,力争在全市范围内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15个以上,友好商家300家以上,加快形成“15分钟暖心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