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最沉默的角落,凝聚的青年合力便为“实现”提供更多的可能。三月中旬,“保洁人员设立休息室”等相关话题引起社会大量关注,激发以青年群体为主的发声。浙江万里学院的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出呼吁后,万里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回应沟通,迅速落实休息室建设,很短的短时间内便交上了一份“温暖的答卷”。
发声让她们“被看见”
在校学生们关注到了保洁人员在工作间隙缺乏舒适休息场所的现状,呼吁学校能够注意到保洁阿姨的处境,为她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憩场所。帖子迅速引发学生共鸣,评论区涌现大量支持声音。
他们的声音很快被听见了。校妇联、万里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关注这一情况并进行沟通。“很高兴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主动联系我们,学校真的有在关心我们的真实诉求。”“看到阿姨们有自己的休息空间很高兴,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解决!”同学激动地说。
温馨休息室火速上线
宁波万里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物业服务部协同生活思政与公寓服务部迅速行动,协调各方资源,大家齐心协力,在短时间内为保洁阿姨们布置了一间专门的休息室。
目前,保洁休息室已经投入使用,新建成的休息室以实用与关怀为核心,配备全新桌椅、冷暖饮水机、微波炉及应急药箱,并摆放绿植和玩偶靠垫增添温馨氛围。
“感谢同学们对我们的关心,现在能在这里休息,感觉特别暖心!”一位保洁阿姨说道。相关负责老师表示:“师生和后勤工作者是校园大家庭的一员,同学们的善意让我们感动,也鞭策我们不断进步。我们将继续倾听师生诉求,让每一份善意都能落地生根”。
社区文化里的温度思政
这间温馨的休息室,不仅仅是一个供休息的地方,更是连接师生与后勤人员的温情纽带。这场由学生发起、后勤响应、多方参与的暖心行动,已然超越了单纯的环境改善。它既是万里后勤“生活思政”育人模式的生动案例,守护了万里学子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也是万里后勤“爱心尚德,绿色生活”社区文化的具体诠释,彰显了万里学子与万里后勤共同的人文关怀。
“一个愿意保障基层工作者权益、愿意倾听学生心声并且为之行动的学校,与学生同频共振,那它一定是有温度的。学生与学校是温暖的共创者,是善意的发扬者。勇于发声,在该低头见冷暖时,不袖手旁观,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被忽略的事物被看见。”发帖同学坦言。
在这个温暖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温度思政”,也看到了教育最美的模样——用行动传递关爱,以责任书写文明。
(通讯员 林林洁 翁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