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学习品牌项目,宁波+1!
宁波
宁波 > 凤眼观甬 > 正文
站内

国家级学习品牌项目,宁波+1!

近日,全国2025年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公布,奉化区西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非遗研学:活态传承串点成线”项目成功获评2025年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中“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全国仅21个。

图片

2021年起,西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奉化区教育局教研室指导下强化村校合作,贯彻“终身学习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理念,采用“串点成线、活态传承”的研学策略,推动“校村与公司”结合、“传艺与培训”结合、“工作室与文创”结合、“研学与旅行”结合的方式,将当地“古砖烧制、陶器制作、宁波汤圆”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终身学习与群众生活需要,构建起系统化、立体式文化传承研学体系,精心打造了“终身学习线、沉浸体验线、产品生产线、研学文旅线”四条特色鲜明的非遗研学线路,实现了从知识传承到产业发展、从文化体验到旅游融合的全方位提升。

图片

非遗研学基地活动结合研学和亲子体验,开辟了手工汤圆、青团等传统的宁波手工点心制作版块,从磨糯米到收口搓圆,游客可以跟随一整套制作流程体验。在基地里,学生们可以亲手制作汤圆,体验陶器的制作过程,观摩烧制古砖瓦等,基地成为孩子们的校外“非遗课堂”。2024年,有6000多人参与研学体验;“王妈”汤圆制作进村社、进学校、进企业(单位)达20余次,受众1000多人。

同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成为“靓丽风景”。如周利光工作室可定期开展“小小砖瓦匠”体验日活动;宁波汤圆制作工作室举办“汤圆文化节”,让人们不仅学习到汤圆制作的精湛技艺;“奉川邬陶”工作室,开展“陶趣”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亲手拉坯、彩绘陶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传统陶艺的兴趣,培养艺术创造力。

非遗传承与教育活动开展,既让学习者认识到非遗的价值,同时激发非遗保护的自觉性,重塑文化自信,扩大非遗影响力。如王妈汤圆技艺传授给当地村民,已带动100余位农村妇女和闲置劳力参与制作和销售美食,共同增收致富,2024年收入达120余万元,50万元发放参加制作的“员工”。

图片

非遗研学基地建设,创新了农业产业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非遗项目带来的文旅活动,极大地促进农民的共同致富,形成了乡村非遗产业集聚发展效应。紫金釉缸杯,成为市“十佳村礼”,邬彬旭带领团队策划落地了山屿火车乡村网红营地、花海摄影基地等农文旅项目,非遗村、故事村的文化品牌效应不断扩散。2024年乡村旅游人数就达5.5万多人,为庙后周村带来200万元集体收入。

近年来,庙后周村荣获了众多荣誉,成为省“优秀康养学基地”、省“优质社会力量办学基地”、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十佳研学基地等。“王妈”汤圆走进央视《2025年元宵晚会》。

西坞成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荣获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未来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非遗传承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拓展传承渠道,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非遗,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宁波教育

推荐0